【熱點互動】習普會密約浮出水面 聚焦備戰打仗?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22日訊】【熱點互動】習普會密約浮出水面,聚焦備戰打仗?白宮「雙簧」戰略是威懾還是加速共軍犯台?駐韓美軍司令語出驚人!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我是李蘭,今天是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中亞面對面會晤後,習近平和普京各自最新表態,都聚焦在戰爭上,中俄秘密約定浮出了水面。拜登與其內閣第四次演雙簧,對臺戰略是威懾了中共還是鞏固了中共犯臺的決心?駐韓美軍司令首次表態要捍衛臺灣,同時日韓加速強軍,亞太正在形成聯防總動員。今天有兩位嘉賓和我連線,一位是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的資深研究員廖天威博士。他也曾經在中華民國國防部擔任研究員工作,廖博士歡迎您。

廖天威:主播好,Jason博士好,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謝謝。另一位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Jason博士,Jason博士您好。

Jason:李蘭好,廖博士好,觀眾好。

主持人:謝謝。首先第一個問題想請問廖博士,上週習近平和普京在中亞會晤之後,外界都認為二人是有秘密約定的。現在雙方各自都有了最新的表態,普京是發布了部分動員令,下令國防部要再徵召30萬人參戰。而習近平則是在國內的國防軍隊改革會議上強調,軍隊應該聚焦在備戰打仗。二人都在國內進行動員,而且似乎是在相互呼應。您怎麼看這個事態的發展?

廖天威:俄烏戰爭打了半年多了,現在要進入秋天,很快要進入冬季。冬季我們知道對東歐,對整個歐洲社會來講都是很嚴苛的。所以一般認為,今年可能是在缺乏能源,而且在軍務很收緊的情況之下,來面對這個冬天的形式。所以這個對俄烏之間,對歐洲社會都是很大的考驗。在這個時候召開了上合組織的高峰會,我們也看到習近平跟普京會晤的兩方面。習近平說他希望在兩國核心的利益上來深化交流。

普京看起來也非常利用這個機會,跟習近平就增加雙邊的關係,並且他也說他珍視中國在俄烏戰爭當中保持平衡的關係。但是聽起來好像在會後各自又釋出了一些很重要的籌碼也好,或者是爭取到的一些機會也好。現在看起來整個情勢,烏克蘭有沒有反攻的機會,或者是在年底之前可不可能獲得重大的戰果。我們當然希望俄羅斯作為一個侵略者入侵者,它應該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並且長時間控制了烏東跟烏南,讓烏克蘭形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它現在資源受限,經濟停滯,戰後的重建遙遙無期,並且也面臨國土可能的分割。當然從烏克蘭這一方來看,反攻的機會取決於西方國家對它的金援、經濟的支持,還有武器的挹注,不過也給包括歐洲社會跟美國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整體來看,俄烏戰爭的前景還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嚴酷的冬天。因為俄羅斯也威脅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社會,北溪1號已經因為以維修的理由,已經停止。

北溪2號普京說隨時可以開,開了我就可以供應。所以不如反過來來要脅歐洲社會的用意非常濃厚。這個時候主播剛剛提到,他現在要爭取30萬人的動員,可以想見這是普京必然也會使用出的方式,就是我需要增兵,增兵到俄烏戰爭的前線,但是是不是讓戰爭大規模地升級,或者說到核武戰爭,我覺得現在還未定。倒是現在看起來,上合組織高峰會之後,習近平跟普京各自都面對一些國內的壓力。

普京可能是反對派對他的逼宮,習近平面對20大即將召開,他內部要維穩,對外又不能示弱,必須要爭鋒。所以我想他們都各自有一些盤算,也許在這個時間點之後,檯面底下形成的交換,或是各自爭取到的籌碼可能都會有。我覺得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可能在俄烏戰場,在中國的內部都會有一些。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普京部分的動員令,其中涉及到核武的使用問題。那這個確實也讓西方國家相當的跳腳,因為在他發動部分動員令之後,無論是德國還是英國、美國都發出了強烈的回應。那您覺得因為之前其實就有討論關於俄國是不是會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問題,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廖天威:的確,在俄烏戰爭一開始,普京就威脅要掀起核子戰爭,因為他手裡握有核武。但問題我們也知道從冷戰時期以來,雙方形同東西方陣營的相互保證會? 也就是你敢使用,我敢使用,全球都跟著一起陪葬。所以這個是誰都承受不起的代價,所以以至於聯合國在這個方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上,要訂有嚴格的規範和譴責。誰動用大規模殺傷型武器,誰敢用生化武器,這個就是萬國公罪。

就比方說像敘利亞,敘利亞強人阿賽德,他用生化武器對付平民,受到各國之間一致的譴責。我想普京在這個時候,他不敢甘冒大不諱去使用核武來對付烏克蘭的群眾。相反我們就過來看,美國提供烏克蘭軍武,他也要求澤倫斯基承諾,不攻擊俄國領土。我們也看見烏克蘭的軍隊,他的特種兵的確有搭乘武裝的直升機越過俄國領土。所以這個事件看起來會不會激化,讓戰爭升級。

普京可不可能真的瘋狂了,或者是不計一切的情況之下來使用核武。我必須講說他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對本身也是自傷。特別是剛剛提到,他面對國內政情的動盪之後,他如果甘冒大不諱,他想打亂整個布局,他現在藉由俄羅斯可以主導的多邊安全組織,他也參與,當初他也參與設立發起的上合組織,想把勢力繼續的擴大化,要跟美國,跟西方社會分庭抗禮,跟你示威。

我顯然可以擁有擴大影響力的機會的同時,貿然使用核武,把這個整個戰爭,把這個整個世局的節奏都打亂,我想這也是普京自己心裡面所要盤算的。

主持人:確實是,一旦使用了核武,可能很多的局面就是無法再控制了。Jason博士我想請問您,您對這個事態的發展有什麼觀察?另外對於習近平最新的表態,說要聚焦在備戰打仗這上面,您有什麼特別的觀察嗎?

Jason:首先我說目前普京升級整個烏克蘭的戰爭,西方很多評論是他某種意義上講是絕望的表現,換句話說,是戰場失敗的的表現。當然他提到了核武這個問題,但是我聽他的講話中提到,好像核武主要是在威脅西方,不要西方過多地介入。它事實上倒不是說是,我的理解就是它還不是在常規戰爭中要打核戰。本身來說的話,就我來看他自己在強調增派部隊的時候,更多的強調是防守。

當然他也提到了,說要打出一些戰略縱深,這個縱深到底是什麼概念,就是變成了一個模糊概念了。但是他強調的是,他現在佔了烏克蘭的4個州,他希望這4個州獨立,劃歸成俄國領土的話,他駐兵,然後他聲稱這是俄國領土,然後派兵防守。他大概以這樣一個方式,希望能鞏固住現在戰場的態勢,因為畢竟最近這段時間,烏克蘭的反攻已經造成了他們很多狀態是岌岌可危的。

當然本身這個戰爭到底能升級到什麼程度,這我們還得看。因為畢竟現在他說的很多話,事實上都是可以雙重解讀的。你比如他說如果西方你敢進攻我俄國,我就敢跟你動核武。但是俄國的這個定義是啥?真的是真實的俄國領土,還是他臨時假冒名義測試,割讓的這些烏克蘭土地。這些不被國際承認的土地,你如果比如說美國用他的武器幫著烏克蘭進攻的時候,他會不會以此為要脅來做什麼事情。

在我看來的話,說了一個很硬的話,但事實上這個話本身具體去衡量的時候,又可軟可硬。我基本上是同意的,某種意義上講的話,不是他主動在升級戰爭,而是被動升級戰爭,是一個絕望的表現。下面的話,他還有個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問題,因為畢竟戰場現在雙方都在激烈地攻防,甚至烏克蘭這邊是在進攻一方,它就是動員也得花很多時間,再把它派過去。另外,它的武器各方面、裝備也都非常有限。

最終這個能實現到什麼程度,這是個巨大的問號。而且據說就在最近這兩天,俄國大量的人開始想跑了,因為他說是35歲以下的沒有上學的年輕人。

主持人:對,預備役的。

Jason:預備役的人都可能會被召入,據說到芬蘭的國境線上排的車已經是多少公里了,很多機票已經漲了10倍。你可以看到俄國人追根結柢還是厭戰,雖然很多民意測驗說70%的俄國人是支持這場戰爭,但是你要讓他還是去上戰場,那100%是不支持這場戰爭。所以說在我看來,這場戰爭到底它這個升級能到什麼程度,其實還是個巨大的問號。而且雙方能打的時間已非常有限,一旦到冬天,雙方能打的可能性就很小。

所以說未來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很可能最終它提高武力也都得到冬天以後,才能具體看到時機。中共這邊的話,我覺得習近平讓國內準備打仗這個事已經說了很久了,倒不是最近新說的。他一直在國內說要備戰、備戰,甚至你看一些沿海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地方政府湊熱鬧,甚至民間的一些備戰的事情也都出來。有糊弄人的事,有虛張聲勢的作用,同時也真的有可能是中共在準備。

因為美國這邊情報部門,他們說內部知道的消息,習近平給中國軍隊的時間線是2027年有軍事能力佔領臺灣,就攻佔臺灣。這是他給出來的一個指標,但是這個指標我剛才還說了,是一個非常虛的概念。此時此刻,你如果臺灣不發展了,你能跟上2027年。但是如果臺灣軍事上再提高,美國再不停地賣武器,那麼2027年這個是不是能實現。所以說對於習近平來說,他希望這張牌在用的時候能用,但是他當然不會近期用。

但是他畢竟要讓他的軍隊不停地要準備這個事情,因為他也知道,沒有戰爭的軍隊,長期中共已經幾十年不打仗了,各種唱歌的、跳舞的都能升到將軍這個級,這是不正常的,這是全世界看軍隊都是不正常。所以說他也在強調軍隊要打仗,軍隊要打仗,這也是某種意義上講的,也就是讓軍隊不要太懶散,太分散注意力這樣的一個做法。同時的話,也在國際上釋放一些強硬的聲音。

主持人:那他對內會不會也跟20大有關係,因為大概在30年前鄧小平南巡的時候,他就提到軍隊是為了保護保衛改革開放的成果,現在習近平在20大即將召開之前,他提到軍隊要備戰打仗,是不是有很強的這種國內的宣傳的意味?

Jason:其實他對於臺灣強硬的這種口氣,是他一貫的行為。他要成為一個政治強人,他一定在各個方面要顯出很強的這種狀態,包括對臺灣問題。所以說他是不是絕對的,就是說這話都是為了20大那些人聽得,我倒不這麼認為,他只是在一貫的展現他這種強人的態勢,因為他畢竟要展現出自己是個政治強人,國內是一個說了算的人。本身就我來看的話,中國很多海內外的分析人士分析他的政局有不穩,政治敵人要給他這麼進攻,那麼進攻。

但是我感覺他基本上對國內的政局的控制還是比較穩的,至少沒有明顯的,我們看得見的對他明顯挑戰的這種勢力,不然的話他也不敢在開會一個月前跑到國外去開上合峰會這樣的事情。所以說我感覺上,他說這樣的話沒有特別針對20大的感覺。

主持人:廖博士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概括,就習近平現在說這個備戰打仗的話。

廖天威:我很同意Jason博士的觀點,我有點延續。當然我們看到中共內部昨天召開國防改革的研討會,所以習近平就具體提出來了,他說未來中國解放軍要積極地備戰打仗。而我們也聽到過去幾十年來,解放軍其實除了一些零星的衝突以外,他沒有真的實戰的經驗。所以這一點解放軍面對美軍,它其實是有忌憚的。因為美軍幾十年來都在處理區域衝突,或者我們講叫軍事衝突,美軍是有經驗的。

不過美軍所以在亞太或者印太地區,他是鞭長莫及。所以我們可以看見解放軍不斷地在周邊的地區,包括在内蒙古朱日和基地,在海南,在陸上在海上積極地部署。它好像也把臺灣針對是一個練兵的基地,從西部到西南沿海,我說從臺灣的位置來看,甚至現在到東部來。最新的消息是說它長時間派巡防艦或者是飛彈驅逐艦,在臺灣東部的蘇澳外海。所以看起來不斷地有在施壓,有在練兵的動態。

這個在我們國防部每天公布的動態裡面都有,國防部把擾臺,所謂擾臺的架次加上了艘次,不斷的每天都有更新。看起來變成常態化,這個在美方華府它是形容為叫切香腸,或者叫切臘腸的戰術。不過我個人來看,它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中南海有層次的施壓,在為真實的情境,在為真實的戰爭做準備。如果這樣回來對照看習近平的企圖,就可以發現,現在2022到2027,當然還有落差。

就是他的軍事雄心、軍事企圖跟軍事能力,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也可以看見中國的黨政軍方積極地想要把這個差距拉近,拉近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兵,就是練兵。所以他不斷地就周圍的海域、空域,不斷地出海,不斷地練兵。所以看起來第一島鏈的形勢,包括從日韓到琉球,到臺灣,到菲律賓,這一線的形勢是積極是中共軍方想要突破的範圍。就臺灣,就亞太國家來看,把守好這個島鏈的防禦,讓中共解放軍不至於可以戰略投送,或者是區域拒止,達到一二島鏈之間,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議題。

所以我現在看起來倒覺得,可能在2027之前,這個還是一個非常嚴酷的軍事時期。

主持人:您剛才其實已經提到了我接下來想跟您探討的問題,就是在習近平和普京各自有最新表態的同時,本週初中俄兩國是在福建舉行了戰略安全磋商,要強化所謂新時代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那也就意味著雙方在軍事合作上,會有更多的磨練的機會,包括軍演,包括聯合的巡防,除了對臺海,對東海也同樣會帶來進一步的改變。您怎麼看如果雙方加強這個所謂的聯盟的話,我們先不考慮這個聯盟的基礎與西方聯盟有不同,只是說這個聯盟如果說加強深化合作,對東海、臺海,剛才您提到第一島鏈會有什麼進一步的改變嗎?

廖天威:這是一個很嚴苛也具有挑戰的問題,如果我們把上合組織高峰會,或是它的多邊的合作,看成是一個所謂的中亞北約的話,那當然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推動的所謂的太平洋北約,這就會形成直接的衝擊跟遏制的作用。我想這個可能就是普京心理的盤算,他表面上藉著跟中國擴大了交流合作,但實際上是想把他的勢力伸進東亞,甚至東北亞、東南亞之間。對於這個區域的影響,一定會有。

包括很多國家被迫要選邊或者表態,當然美國、日本基於長期的軍事友好或者同盟,日本也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也看見日本的軍機也開始漸漸進入整個中國的東部海域,甚至解放軍也發出了對其他國家軍機進入中國領土的一些驅離跟警告,看起來變成一個多邊的影響。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其他國家的動態,比方說像韓國、北韓,或者是菲律賓、澳洲、紐西蘭這些國家。

美國一定會希望把這些國家納入聯防,雖然澳洲現在政權有點改變,換了總理,Albanese這個人他也是一個政治的老手,我想他也會判斷。比較重要的可能就是像韓國,韓國總理尹錫悅的態度,因應韓國內部的政情的變化。不過看回來這個時候,我覺得普京跟習近平兩個人,他們倆個人當然有長期友好的情誼,我想他們各自也取得了一些對方口頭上所承諾的。我個人認為普京他其實覺得從習近平口頭上擔保或者承諾來看,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信心。

所以他預備增兵,如果沒有這一個堅強的承諾的話,那這個增兵的動作會推遲,或者人數減少,或者有其他的盤算,都有可能。習近平這邊我想他是在等待一個機會,習近平是一個政治上,是黨政上的老手,他不會說被動等待機會成熟,我覺得是在主動塑造一個情境。就像剛剛Jason博士也有提到,他要顧及內部的問題,也許有些話是檯面上說的,有些動作是檯面下做的,我想他是交互地來進行。主動地讓這個情境,讓這個時機成熟。也許到時候動武或者是使用武力這樣一個選項就很自然而然的浮上檯面,屆時可能也不是只有習近平所講的這個三不走的問題,或他個人雄心的問題。如果說他真的具體提上了日程,成為整個中國大陸或中華民族的問題的話,我想那個風險就非常的大了。

主持人:對,像您提到習近平如果說在製造一種情境的話,可能有些後果也是他可能意想不到的。比如說日韓都開始在加速強軍。那日本我們都知道,它的態度從安倍晉三到後面一直……安倍晉三的遺產都是比較強硬的對待中共。那韓國現在也是格外的就是親美,而且它對朝鮮的態度也比以往更強,但是只不過就是說考慮到韓國和中國有很強的經貿關係,那韓國政府的態度也還是在有一些猶豫。

那現在就有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一點,就是韓國的國防部長李鍾燮現在就明確表示要不餘遺力的科技強軍,而且在他說這個話的同時,駐韓美軍的總司令叫拉卡梅拉也首次罕見的表態,說正在制定從韓國本土向臺灣提供防衛支援的應急計畫,那廖博士您怎麼看這個駐韓美軍總司令的這個表態?因為在我印象中以前是沒有過的。

廖天威:主播提到這個是非常有趣的議題。美國向來派出這個東北亞的戰區的司令,或者是指揮官,或者是以前叫印太地區的司令,現在叫印太,以前叫亞太地區的司令,他一定都是一位軍事高階將領。您剛提到這位駐韓的美軍的指揮官,他是一位陸軍的四星上將,他有很多涉外的經驗,他特別對於這個東北亞的問題他是熟悉的,所以很符合華府需要的人選,他這時候提出來這個議題,顯然對美韓之間,對於印太之間的地區也會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不過您剛也提到,就是日韓之間它們也都是在從事軍事現代化。我們知道從二戰結束以後,日本雖然是這個防衛隊的位階,它也被限制於它在發展軍力上面的一個限縮,但是他們也爭取希望讓防衛隊可以常備的軍事化。那麼韓國,韓國方面其實長年來一直在從事國防的改革跟軍事現代化,它們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陸海空三軍都有。所以2021年韓國的國防預算就達到480億美元,它在亞洲是僅次於日本,日本在同一個年度是516億美元,那進入2022年就今年更是大幅增加,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們為了因應印太地區可能發生的事變各自都有一些動作。

雖然韓國總統尹錫悅在裴洛西訪問韓國的時候,沒有跟她實體見面,只是用視訊會面,一般認為說尹錫悅是不是在觀察形式。不過我們也看見他其實也沒有放棄對華府,甚至是美國國會之間的友好。因為美國本身它其實三權分立,就所謂的checks and balances。我們沒有辦法講說一定是行政部門獨大,或者是國會就行政部門一定要聽國會的聲音,它基本上有一個制衡的關係。但是從這次《臺灣關係法》的制定就可以看得出來,行政部門一定也希望國會有一點節制,那國會一定也要反映選區跟一些政治利益出來。

那把這個格局放在東北亞來看,很可能就會是美國要在軍武上也不能示弱,而必須要把這個軍力想辦法藉由在東北亞的日韓,可以給予萬一在臺海發生事態的時候與若干的挹注,這個時候日本的本土或者海外的基地,特別是海外的基地琉球、關島,這些可能就會起一些作用。比方說如果要撤僑,比方說如果要兵力的運補,那包括駐韓的美軍一定會擬定相關的計畫。所以我覺得這些先制性的一些動作跟眼光,可能都已經驅動了一些計畫的擬定,以便就是面對未來的時態。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在看拜登所講,面對CBS 60分鐘主持人的訪問說:他第四次提到是不是會協防臺灣,他說YES。當然在軍事上,我們認為過去美臺之間長期有這個協防的義務,不過那是歷史的情境。在今天如果說真的要協防的話,就是軍力實際的介入跟防禦。不過目前看起來在軍購、武器交流的階段,當然也許未來有可能更進一步升級,就是臺灣政策法會不會通過,我個人倒認為在明年1月,美國國會的會期告終以前,通過的機率相對是低的。不過這可以積極反映出就是在美國國會內部的所謂臺灣連線友好的成員,或者是長期對兩岸關係關注的一些議員他們具體的表態,甚至反映在選舉當中既得的利益。

不過這有一個觀察點,就是11月初美國期中選舉之後,這個國會黨籍的分布跟各州政治生態的形成,我覺得也會具體影響拜登接下來的施政的內容。

主持人:是,如果共和黨可以重新奪回國會兩院的話,相信對臺灣政策法的通過會有很大的幫助。那回到剛才您覺得,就是駐韓美軍總司令的這個表態,是不是拜登政府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推動韓國政府更明確的去和美國加強軍事合作呢?

廖天威:我想一定是有的。因為駐在地的一位軍事首長,他一定賦有政治軍事雙重的責任。其實不只韓國,其它東南亞國家的近鄰,其實也在針對臺海之間可能有的軍事衝突,或者是武力相向,其實也擬定有一些若干的計畫。那麼當然韓國在歷史、在地理、在距離上跟臺灣都有相當的關係,甚至包括雙方的交流上。我想也藉著這一位駐韓軍事首長的發言,那麼美國華府可能也對韓方透漏一些訊息。當然這個話也可能講給中國大陸來聽,那麼中共官方目前要召開20大,它可不可能把它放在一個政治的考量裡面,就是說你現在不要動,你現在動了會有什麼後果,或者是說你動了會有什麼預期想不到的後果。

那當然中南海方面也會精密的計算內部的問題,比方說如果升高了衝突,會不會形成對中國的制裁。那麼中共比較跳腳的議題,比方說像人權,對部分的宗教或者是少數的異議人士的打壓等等,那這些會不會附帶在掀起武力衝突或者戰爭之後,形成對中國的反撲或者是制壓,我想這個中南海本身也要仔細的去計算或仔細的考量。

主持人:那剛才提到就是拜登最近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專訪,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討論。但是現在如果是有更多的事態的發展,回過頭來再看他這次表態以及白宮和他再次出演的這個雙簧,那您覺得白宮的這種操作,它會傳遞給中共的信息是讓中共感覺到它武力攻臺具備更多的威懾呢?還是讓中共更加堅定了它武力攻臺的決心呢?

廖天威:您問的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有些人形容美國的國會跟華府之間好像是在角力,或者是兩手的策略,對於這個兩手策略我當然有一點保留,就是真正了解美國政治的話,知道在美國的政治進程就是political process裡面,就所謂的遊說lobby或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這些都是正式的政治的機制跟名詞。所以這些代表利益的一些團體它要影響的就是國會、國會議員,那麼他要影響國會議員,當然代表國會議員掌握了部分的政治的影響力,那麼影響力當然是針對行政部門、針對白宮。

那麼白宮當然也有一些手上的權力,比方說總統有口袋的否決,比方總統有所謂的參議員禮貌,那麼這就是在三權分立底下,就剛剛提到checks and balances。不過一般注意到,拜登這個連四次說他會出兵保衛臺灣,一般就會想到說拜登講這話真心到底有多少,或代表什麼意涵。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次白宮很罕見的說明,說這話不會收回,這話我們沒有否認。所以我倒提出一個看法,我個人覺得拜登以他長期從政的經驗,或者他心裡面的一個信念,其實所謂的反共或者是反中或者抗中,其實已經形成在他心裡面一個堅強的信念,那這個信念是非常牢固的在他的腦海中、在他的思想意念當中,所以當記者只要一提問到這樣的問題,他很自然地也許不假思索、也許一秒二秒他就說YES,而且不改變,所以看得出來這個信念在他的腦海中、心裡面是非常牢固的。但是問題就是現在的政治環境是不是若干年前,在年輕的拜登、中年的拜登,那樣的美國的國內跟國外的情況,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這包括美國國內的政治、經濟、治安的問題,包括國際環境,包括美國本身的國力、軍力有多少。所以包括華府、包括拜登自己,也要謹慎的評估這個內外在環境的變化。

那麼這樣看起來美軍具體能夠保衛臺海之間,或者是影響亞太地區甚至印太地區的安全的能力跟決心,到底有多少。那這個擺在針對中共解放軍內部來看,那麼他們如果說真的是想要把這個武統或者解放臺灣提上日程的話,那麼在這五年之間很可能就會一步一步的實現;就像剛剛所講的分層次不斷的推進,不斷的推進。像這個華府形容的,針對臺海周邊的所謂的常態化形成新的常態new normal,我個人倒認為這是一個不斷的箝制的咽喉戰、先制戰,跟主要的封鎖戰。所以我們從這個scenario(場景)推定都可以想的出來,包括圍臺,包括認知作戰、包括封鎖、包括飽和的攻擊,都是有可能發生。

那最終我們當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對臺灣本土的箝制,甚至是登岸。那登岸是非常殘酷、非常慘烈的肉搏戰。不過臺灣也不能不有防備,因為沒有人能夠預想得到一場戰爭打到哪裡結束,打到哪裡必然可以獲勝。那麼戰爭一定要推演到那個最慘烈的最後的肉搏戰,所以我覺得臺灣在這方面還是要做好準備的。我想這個在華府當中,包括國會、包括行政部門,也都應該要去做一些縝密的估計。包括中共會有怎樣劇烈的意想不到的反應,或者是俄國呢?其他的上合組織的國家呢?CSTCO呢?這些國家如果表態,如果給予相當的背後的後勤或是武器或者是具體的援助,怎麼辦呢?那可能就是一場更難以料想到出乎意外的大規模衝突。

主持人:是,那說到國防,其實除了國外的盟友的支持,那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嘛。那以您在臺灣國防部之前就職的觀察,還有現在您在大學裡教國防課程的這個不斷的研究,您覺得臺灣現在國防現狀是否已經足夠因應共軍犯臺的這種情況?那還有哪些部分是急需要完善的呢?

廖天威:的確,國防上是想自主。我想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就是強權國家或者中等國力的國家,他說我一定就是和平的這個破壞者。任何一個國家,其實包括習近平嘴巴上都說我們是區域和平的穩定者,是支持力量。但是任何一個國家就像剛剛提到的,強權或是中等國家一定追求的也是國防自主。我們設想看看,新加坡也許跟馬來西亞和周邊的國家有一些緊張關係,若干的文化上的或者是地理上的關係。那瑞士呢,瑞士看起來沒有明顯的外在的敵人,但是他們都追求國防的強化。那更不要說中東的以色列,它就時時以維護自主的國防力量為主。

所以臺灣其實應該吸取的就是包括這些像瑞士、像以色列、像新加坡、像南韓,這些同等在經貿實力、在整體國力、在人口上面相近國家的經驗,來看我們自己本身的這個國防力量。您剛剛提到從國防問題來看,我覺得其實過去多年以來,中華民國國軍其實一直維持一個堅強穩定的力量。當然從1950年代中期所謂的海峽之間的砲戰或是海戰、空戰以來,數十年來的穩定的局面沒有被打破,這個也是一個我們在安全上非常珍視,非常值得珍惜的一個和平的時期。但是和平並不代表我們可以鬆懈心防,這可能也是臺灣現在社會面對的內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就是國防軍事是不是為了戰爭而設的,還是說和平我們就可以鬆懈心防。如果是為了戰爭而設的話,那和平時期是不是就可以解除國防軍事?還是說我們常年不打仗,因為是和平的時期,所以我們就可以不重視國防軍事呢?我想這個命題其實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看剛才那幾個國家,瑞士、以色列、南韓、新加坡都是維持了堅強的國防力量,那這點很值得臺灣內部注意。就是除了我們現在要維持人員戰力,甚至包括買武器方便堅強力量之外,有一點是心防是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現在臺灣政府應該把一些心力,要放在整體的心防或者憂患意識上面。

那這個不見得是積極要準備打仗,那也許是另外一個命題。但是我們必須把這些適當的臺海之間對峙的情勢,甚至像剛剛主持人提到的整體的在美中之間的一些對峙的情勢,適時的告訴國人;讓國人在這個憂患意識在心防上,有一些具體防備的意識。甚至是在後備的力量上,因為我們知道臺灣的軍隊有正規的武力,但是也有相當規模的後備的動員。臺灣現在也很注意後備軍人的動員,同時還有一套所謂叫後備戰士的制度。這後備戰士就是平時他有工作,但是在假日或者是工餘的時間,他可以回到軍中,以他原來在軍中服役的經驗、所學能力具體的再做出貢獻。這個不失為一套短期救濟的辦法,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長期的改變。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多年就是大半生的在軍隊中服務了,也許短期他願意回到軍中再服務一段時間,但是長期未必。一方面年紀也大了,五六十歲了,你不可能再希望他服務到七十歲、八十歲,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但是我們相信他的經驗能力是足以對這個國防整體有貢獻的,但是長期還是要有一個治本的辦法,而不是治標。所以民間的這個正確的認知、憂患的意識,我覺得是整個社會要加強的。

那現在政府正應該從這個方面去加強,所以人力上包括兵役役期的改革;什麼時候要延長、延長到什麼時間、哪些人會納入,這些要趕快納入計算。還有一個就是後備的動員,後備動員要從嚴、要從難。雖然這個比較年輕的比較晚退役的右翼的軍人,優先成為後備動員納編的對象,但是逐步還是要把擴大化,而且要合理化;不要一下子下藥下得太猛,突然變得訓練非常的嚴格,大家都受不了、吃不消,應該有一個理性循序漸進。那這個時候在臺灣的安全上爭取一些合理的空間,我覺得也是政府的智慧。現任的這個政府其實可以好好的在國防外交上再下一點努力,除了爭取國際間的支持,對臺灣的安全、對臺灣整體外交的重視之外,我也希望是一個對臺灣全面的戰略位置的重視。臺灣也自己給自己塑造一些戰略上、軍事上的空間,我想對長期來講都是有益處的。因為臺灣畢竟在民主自由上面是一個很重要的寶島,也是一個橋頭堡。我覺得臺灣的存在,臺灣在國際之間的政治民主化自由化的一個典範,也是一個正面的經驗。

主持人:是,您剛提到除了臺灣政府在服役的期限的制度上的改革之外,這種硬實力的加強之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說對臺灣民眾的這種宣傳和教育,包括臺灣人如何去看待共產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罪惡史。就像美國佛州的州長提出來要在佛州建立共產主義受難日的紀念日,同時要加強共產主義罪惡歷史的教育。我覺得這一點可能也是相當重要的。

廖天威:是的,我非常同意主播的說法。臺灣本身就是一個跟中國共產黨有常年鬥爭經驗的一個國度。我們應該好好總結這個經驗,那麼同時也像剛剛您提到的國際上,包括針對這個反壓迫或者是過去反共產這樣的一個有具體經驗的國度,可以有一些經驗的交流。甚至在這樣子這個前提或在這樣的陣營之內,可以站穩我們的腳跟,我想對整個政治的發展,甚至是對軍事上面的國防自保,其實都會有一些幫助的。

另外我想提到一點,就是臺灣其實在人道上,包括像防疫、包括像重大事件這個災難的預防或者事後救援處理上,其實也都是一種軟實力的顯現。那麼對於世界上特別是像亞太地區位於地震帶,或者是颱風非常頻仍的地區。臺灣對其他的東北亞、東南亞或者南亞國家之間,都可以保持一個等距的關係,以人道的軟實力的方式、經貿的方式能夠拓展國際的空間。我想這是對臺灣的永續經營、長期的發展都是有正面的幫助,是好的。

主持人:好,謝謝。我們大概還有四、五分鐘的時間,我想把這一時間請問Jason博士,我們談回到國內的中共防疫政策。我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中共現在對內還是在大面積的實施清零封控,但是它已經開始要放寬對外的入境限制了。那中共文化和旅遊部19號就連同海關總署、移民局等五個部委,發表了一個放寬邊境旅遊的一個意見徵詢,目的是要促進外國公民入境旅遊。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大陸已經發現了首例猴痘病例,也就是說中國大陸現在在疫情繼續發酵然後嚴厲封控的同時,又有猴痘病例出現。而且中共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專家吳尊友還說:不要和外國人有直接的肌膚接觸。那您覺得中共這種矛盾的政策是為什麼會這樣?

Jason:它希望重開旅遊主要是沒錢了,現在中共各方面太缺錢了。當然就是說這個做法本身它也在諮詢國內意見,因為它國內人都卡著不能旅遊,它讓國外人來旅遊;那個大頭都扔了,那小頭能拿多少錢,所以說它很多政策是不一致的。所以說你也可以從這兒看到,中共在決策層很多東西是矛盾的。當然你說那個疾控中心居然說出一個是不能碰外國人肌膚,這個說法就簡直回到了清朝那種人的思維方式。

其實它本身來說的話,就說這個不是說是海外已經是人人都是猴痘,誰都不能碰了。但是他能說出這樣的話,而且是一個科學工作者說這樣的話,他事實上是一個某種意思上講是中國現在國民民智下降的這種狀態。就是在中共最近這段時間這種東升西降的大調子下的話,這個普遍的這種仇外或者說甚至這種拒外這樣子這種思維方式,就是清朝末年那種閉關鎖國這種思維方式。中共現在國內都在塵埃泛起。其實很多跡象都顯示,中共現在很多治下的很多問題是非常可怕的,有點往清朝方面退的那種感覺。

主持人:不過像您說的,如果它靠邊境旅遊來恢復經濟的話恐怕也很難,因為現在中國經濟確實到處都是爛尾。那還有兩分鐘時間,我想跟您探討另一的問題,就是伊朗現在我們知道正在爆發全國的抗議嘛。起因就是一名女性因為沒有帶好頭巾,而被警察打死了。那伊朗政權也是沒有料到這種始料未及的全國性的危機呀。那反觀中國大陸,中國人長期在這種極端清零的政策下,你覺得會不會爆發習近平最擔心的這種顏色革命呢?

Jason:中國人現在不具備做顏色革命的民意。這個事情我們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不能展開了,就到這兒就結束算了,因為在我看來的話,中國人是沒有這樣的動力做。

主持人:聽不到您的聲音了,Jason。

Jason:因為後臺說只剩30秒了,所以說我就停到這了。基本上這個話題沒法展開,因為這個是個很大的話題。在這個時候還剩30秒實在是沒法說了。

主持人:那給我們概括一下吧。所以您基本的觀點就是認為現在中國人還是沒有具備能夠爆發顏色革命,或者說起來群體的抗暴的這種基礎是嗎?

Jason:沒有、沒有民意基礎,而且中共對於中國的控制遠遠超過伊朗對於伊朗人的控制。而且中共從上到下,現在就是基本上是萬馬齊喑,沒有任何的反習的反對任何聲音。而這次伊朗能做起來,是伊朗實際上是從上到下都有很多層官員在追究這個事情的責任。所以說在我看來…

主持人:對,包括伊朗的媒體也是有站出來為老百姓發聲。

Jason:對,所以說兩邊的各個民情和官情都不一樣。

主持人:好的,了解。那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討論不得不到這裡了。感謝兩位嘉賓的精彩分析,也希望觀眾朋友們把您的觀察和思考留給我們,那我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了。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