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幸彤:追求民主無罪  在維園看見港人的美好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04日訊】香港支聯會所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日前展開初級偵訊。作為被告之一,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現身法庭。她直言追求民主無罪,自己不可能認罪。她在概述自己投身香港民眾運動的經歷時數度哽咽流淚,表示自己在維園參加悼念「六四」死難者時看到了港人最美好的一面。

當地時間9月2日早上,當綁著馬尾、身穿軍綠色外套的鄒幸彤出現在法庭時,公眾席上旁聽的人士紛紛與鄒幸彤互相揮手致意。當署理主任裁判官向鄒幸彤讀出控罪並問她的答辯意向時,鄒幸彤回答:「無可能認罪,追求民主無罪,不認罪。」

鄒幸彤現年37歲,她與前支聯會的主席李卓人、何俊仁均被香港警方指控觸犯了《香港國安法》下的所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9月2日這天是鄒幸彤案件的初級偵訊,這是正審前由辯方提出的司法程序,控方須提出足夠證據證明控罪「表面證據成立」,案件才會交付正式審訊。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鄒幸彤在庭上講述了自己與支聯會接觸及後來決心投身香港民主運動的緣由。她回憶說,自己還是小學生時跟隨母親參與維園燭光集會,那是她關於自己參與公共事務的最早記憶。當時的她雖然還不理解「五大綱領」是什麼,但她知道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在北京「很多哥哥姐姐為了國家能更好站了出來,卻被當權者屠殺,殺人者還要誣陷他們為暴徒」,而維園內的氣氛讓她深受感動。

「我第一次感受到那麼多人共同的悲傷、共同的憤怒,很想去明白到底是什麼能讓那麼多的人連成一體」,鄒幸彤說,「在維園亦見到香港人最美好的一面。」

她表示,維園裡集體付出和不計私利的燭光晚會「是對年幼的我最深刻的一堂公民教育課」,而廣場上為民主付出的學生、天安門母親、維園裡的參加者和行動者都在「示範給我看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

鄒幸彤長大後赴英國留學,便開始在當地組織悼念六四活動,那時她已決心要為中國的民主出一份力。她畢業回港後,在支聯會做過兼職和義工,直到2014年當選為支聯會常委,於2015年擔任副主席,直至支聯會去年被迫解散。

之前,控方把支聯會自1989年起的影片作為指控鄒幸彤的證物,這次鄒幸彤一方在庭上展示其中8段,時間橫跨1992至2019年。影片中包含了許多歷史畫面,例如:1989年追悼胡耀邦、百萬人遊行、趙紫陽探望學生、北京戒嚴、六四鎮壓。其中有一段是香港電視台採訪已故支聯會創會主席司徒華的片段。當時司徒華坦言,「有人叫我不要對六四這麼執著,我說假如香港沒了支聯會,沒了紀念六四的活動,就等於無一國兩制。」

鄒幸彤在法庭上展示這些視頻片段後哽咽道:「這些新聞片段需要被最多人看到、傳播,不能就此消失。」

鄒幸彤在庭上直言,政府經常把支聯會歸類為「反中分子」,但她以其個人經歷表示,支聯會培養的是愛香港、尊重事實的人,而「不是愛一個虛無的國家概念,更非愛一個滿手鮮血的政權」。她批評是官方蓄意混淆了「黨」與「國」的概念。

針對警方指控支聯會提出的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五大綱領」涉嫌所謂「煽動顛覆」,鄒幸彤當庭指出,「五大綱領」是支聯會的身分和靈魂,不能抽空任何一條來理解。即使是最具爭議性的「結束一黨專政」也是很正當的訴求。她表示,要在香港建立起民主制度,擋在這目標前最大阻礙就是一黨專政和黨國不分的蠻橫邏輯。她說:「任何真心追求民主的人怎可能容忍一黨專政的存在呢?」

她說,「五大綱領是一場社運摸索出來的最大公約數,甚至可謂這個社會的道德底線」,即使人們對此的理解各有所差別,官員和法庭也無權僭越詮釋。

在聆訊接近結束時,辯方代表律師詢問如何達成「五大綱領」?鄒幸彤回答:「要結束一黨專政,就是要挺直腰骨做人,打破思想牢籠和恐懼,提供選項,自由地說話,捍衛重要價值和原則。」她更進一步說明:「這些就是支聯會一直以來所做的,亦是我在這個法庭要做的事。」

此案將於9月8日繼續進行初級偵訊 ,屆時辯方會陳述法律觀點爭議。

(責任編輯:何雅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