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後手?美中審計協議未落實 中共數據評估先上路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01日訊】近日達成的美中審計協議尚未真正落實,中共官方已搶先宣布從9月1日起實行新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對中國企業的數據出境作出了諸多限制。輿論質疑,中共此舉是為阻撓美國檢查在美中企的審計底稿留後手。有專業人士質疑,中共官方有意掩蓋一些大企業背後的隱形股東

9月1日,中共政府新出台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正式開始實施。根據這份新法規,中國涉及數據處理的企業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和處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需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時,均需要向中共國家網信部門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

此外,新法規還將溯及既往。按照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10萬筆個人信息或者1萬筆敏感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以及「其他適用規定者」,也需向國家網信部門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此前,美、中兩國政府剛於8月26日簽訂了一份審計合作協議,中共當局同意讓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到香港去審查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資料。

當時,中共證監會官網就曾發文稱, PCAOB需要查看中國企業的審計工作底稿等文件時,將通過中方監管機構協助調取。而且對於審計監管合作中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處理和使用,需按照合作協議約定「針對個人信息等特定數據設置專門處理程序」。

如今,美中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尚未真正落實,中共政府出台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已搶先開始實行。

對此,自由亞洲電台在相關報導中質疑:「這是中國政府在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留後手嗎?」此舉是否意在以「數據安全」為藉口,阻礙美方檢查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

這篇報導表示,中共網信辦從今年5月審議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到頒布並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完成立法程序如此快速凸顯出中共官方牢牢掌控所謂「網絡主權」的決心,但同時也讓在美國投資的中國企業面臨美、中雙重監管的兩難處境。

報導還援引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的觀點指出,中共官方經常以信息安全作為藉口,封存審計資料,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也是中共當局阻擋審計資料公諸於世的手段。

李恆青在美國從事審計工作。他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分析稱,中共政府很可能藉口所謂「數據安全」來隱藏一些中國大公司背後的股東。

他說:「中國很多大型公司都是權貴家族的白手套······到國際上上市的時候,那些代持辦法在國際上是不能夠允許的······你真實的名字就會出現在股東的名單上。」

李恆青還補充表示,中共當局害怕那些大企業真實的股東名單外泄後,中國老百姓看到中共高官雖然領著公務員薪水,其實他們富可敵國,便會引起中共政權動盪。

路透社8月31日報導稱,有3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阿里巴巴的審計資料,即將於9月接受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檢查地點將在香港。

負責監督在美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PCAOB上週五也曾公開表示,該機構的工作人員預計將在9月中旬抵達香港,對首批被選中的在美上市中資企業進行檢查工作。PCAOB表示已經通知了被選中的公司,但沒有對外透露具體的公司名稱。

前投資銀行家汪浩8月31日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中國的企業實際上是有「兩本帳」,「一套是他在中國國內做的審計會計,另一套是在香港請了國際會計事務所,再做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審計」 。

汪浩分析,美國監管機構在香港檢查數據時拿到的資料,大概率是中方修改過的數據,如果不是審查企業的原始數據,那麼PCAOB對中企的審計所能帶來的監管意義便不大。

PCAOB  的發言人肯特伯翰(Kent Bonham)在今年7月底曾公開表示:「PCAOB必須完全有權查閱其選擇檢查或調查的任何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沒有遺漏,也沒有例外。」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