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遭逐出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 聯大通過捷克遞補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11日訊】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上月被停權後,5月10日大會通過捷克遞補案,任期立即開始。

俄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任期3年,原預計2023年結束。

聯合國大會10日157票贊成、23國棄權通過捷克遞補案,任期立即開始。

烏克蘭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菲利潘科(Yevheniia Filipenko)9日宣布,數十個國家要求人權理事會召開特別會議,以應對俄羅斯在對烏克蘭戰爭期間疑似侵犯人權的行為。

一名官員9日表示,人權理事會預定12日召開特別會議。

聯合國大會4月7日表決共獲得93張贊成票、24張反對票、58票棄權,通過將俄羅斯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停權。

聯合國大會過去只有一次通過將人權理事會會員國停權,即2011年3月一致通過把利比亞停權。當時效忠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的軍隊暴力鎮壓抗議者。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功能
中央社報導,創立於2006年3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取代了原先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體系內一個會員國政府間的機構,負責加強促進和保護全球人權、處理侵犯人權現象並提出建議。

人權理事會能商討必須全年予以關注的人權主題和現象,開會地點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辦公室。人權理事會由聯合國47個會員國組成,由聯合國大會(General Assembly)選出,並定期改選。

人權理事會每年舉行3次例行會期,也可就當下發生的人權侵害事例與緊急狀況,召開不限次數的特別會議。人權理事會還能針對發生人權侵害事件的國家,或殘障權益和法外處決等須要關注的特定主題,提名特別報告員。

●過往爭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從2018年起採取新的協商機制,參選國必須事前取得所在選區的同意,變相排除所有競爭,結果從當年起,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接連高票當選。

人權狀況備受爭議的菲律賓、喀麥隆、巴林、索馬利亞、孟加拉和厄利垂亞等國,都在2018年全部順利當選。

同年,美國時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長期對以色列存有偏見、食古不化缺乏改革等理由,退出人權理事會。美國直到2021年10月才重返人權理事會。

2019年,委內瑞拉、利比亞、蘇丹等國也在改選紛紛進入人權理事會,2020年又加上因侵犯人權而惡名昭彰的中、俄兩國。

在美國缺席人權理事會期間發生了許多爭議,2019年澳洲、比利時和加拿大等22個成員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中國停止對新疆穆斯林所有侵犯人權的行為。

但菲律賓、俄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等37國常駐日內瓦大使則聯名致函聯合國,表達對中國新疆政策的支持,還稱讚中(共)國在人權方面成就卓越。

2020年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次會議上,歐美27國聯署反對北京通過《港區國安法》,指控中方「破壞一國兩制」。

古巴、巴基斯坦和緬甸等52國則發表聯合聲明予以支持,指不干預主權國家內政是聯合國憲章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必要原則。

(責任編輯:盧勇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