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天內逾10省電價調漲 料通脹壓力將升溫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6日訊】為鼓勵電力供應商增加發電力量、抑制用戶需求以緩解日益惡化的能源危機,中共當局於10月中推出電力供應市場化政策,迄今10日內已有10多個省分的電價應聲上漲,與基準電價相比最高漲幅達19.98%。專業分析師警告,電價上漲帶動PPI通膨加經濟增長下滑,中國將出現「停滯性通膨」。

今年夏秋之際爆電荒危機後,中共國家發改委於10月12日下發了一份通知,宣布將擴大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的浮動範圍,浮動上限定為20%,而高耗能企業的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的限制。同時,《通知》還明確鼓勵所有未參與市場的燃煤發電企業和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新規從10月15日起實施。

據陸媒《證券日報》報導,上述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5日已有10多個省分調漲電價,其中山東、江蘇、貴州、安徽等地的電力市場成交價,都比基準電價上漲超過19%。

據該文披露,山東電力交易中心在10月15日開展了煤電上網電價市場化的首次交易,共有79家售電公司、49家燃煤發電企業及5家電力用戶參與交易,成交均價較基準電價上浮19.8%;同一天江蘇省也開展了掛牌交易,成交價上浮了19.94%;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組織的11月份集中競價交易,交易價格上浮19.97%;安徽電力交易中心24日發布的10月份集中交易成交結果,交易價格上浮19.98%。

此外,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5省份已計劃從11月份起實現煤電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交易,實行上下浮動的市場化電價。南方電網正在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交易,那些還沒有直接從電力市場購電的用戶,將由電網公司代理從電力市場購電,並從12月1日起執行代理購電價格。

有經濟學專家指出,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共當局採取的電力供應市場化行動,必將進一步加劇中國通膨壓力。

彭博社10月11日的一篇報導曾援引日本金融控股公司「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的中國籍首席經濟學家陸挺(Lu Ting)的觀點指出,中國這次調漲電價的行動,可能影響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0.4個百分點,由於能源密集型產業的成本更高,電價上漲對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影響可能更大。

陸挺進一步指出,電價上漲對於CPI的影響,最初可能小於0.4個百分點,但隨著時間延長,價格壓力將逐漸從工業和商業端擴散開來。

華興證券宏觀和策略研究負責人龐溟(Bruce Pang)則表示,電價上漲後,製造商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嫁給下游的可能性增大,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工廠的通貨膨脹將維持在高位,而中國全年PPI的增幅有可能超過9%。

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也曾在10月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由於PPI通膨和經濟成長壓力升溫,中國將出現「停滯性通膨」的局面。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