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飛來恆禍——中國雷曼時刻降臨

2021年9月13日,中國最大房企老闆許家印乘私人專機自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起飛,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向中南海發出SOS緊急求救信號,中共「紅頂商人」許家印的這一飛,似乎預示著中國版「雷曼時刻」的降臨。

紅頂商人」轉瞬即逝的高光時刻。

今年中共百年黨慶,身兼中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和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的許家印,曾受邀在天安門城樓現場觀禮。中共建政70周年慶典,許家印也曾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是唯一接連兩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企業家代表,這樣的待遇在中國私營企業家中可謂絕無僅存。

隨後,有關許家印出席黨慶大會的報道和照片,令市場對恆大信心大振,甚至有網民調侃稱,這說明近年屢傳陷入債務危機的許家印過關了!

然而,好景不長,樂極生悲。7月7日,也就是許家印參加百年黨慶的一週後,廣發銀行卻向法院申請凍結恆大地產1.32億元銀行存款。7月13日,也就是法院公布裁決的同一天,湖南邵陽市住建局叫停恆大兩個項目的預售。觸發恆大系股票市值當天就蒸發掉740億港元,許家印身家也縮水160億港元。

實際上,恆大集團去年9月開始就在全國樓盤7折銷售,並通過債轉股躲過了1,400億的債務。今年5月起,恆大再次陷入輿論漩渦,各種負面消息滿天飛。6月初,啟動了出售約1,20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處置計劃。也正是在此時,恆大上演了一出理財產品「讓領導先跑」的鬧劇。

8月12日,中央作出批示,要求當地政府為恆大提供支持,堅決防止出現系統性金融險。17日,許家印宣布不再擔任恆大地產董事長。19日,恆大通知銀行暫停支付到期貸款利息,並傳來被央行和銀保監會約談的消息。隨後,恆大股票立刻「變臉」,恆大債券先後5次觸發停牌。

9月6日晚,三棵樹公布,恆大逾期未兌付商業承兌匯票3.36億元,其中恆大以現金支付約1,500萬元,2.2億元以房產抵債,仍有1億未付。此外,恆大及旗下公司仍拖欠三棵樹應收款項5.61億元。第二天,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恆大及其子公司下調至Ca,評級展望為負面;9月8日,惠譽也將恆大集團評級由CCC+下調至CC,已接近垃圾債。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恆大集團現有土地儲備2.93億平方米,土地儲備原價值為人民幣5,273億元;在全國223個城市有778個在建項目。恆大總負債是1.967萬億,並拖欠155家銀行的5,000多億貸款,僅每天利息就達3億,而帳上現金及等值物卻只有867.72億元。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分析,涉及恆大地產的糾紛案件達到10,000多起,其中民事案件9,957起,執行案件達到794起。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短短兩個月內,意氣風發、無限風光、被中共捧上神壇的許家印,就從峰頂跌倒谷底。最終不得不承認,「目前恆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恆大是如何變恆小的?

高負債、高周轉、高發展的「三高」發展模式,也就是充分利用金融「高槓桿」,瘋狂的進行行業擴張。這既是恆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超高速發展的利器,同時也是恆大從起初走南闖北盲目擴張,到後來一百多家銀行爭著搶著借錢給恆大,以致恆大錢多的沒地方用,只好走野蠻擴張之路的禍根。

1.從廣州走向全國。恆大1996年從零開始創業,僅三年就位列廣州十強;2006年開始擴展全國,三年即完成布局;到2016年,完成180個城市的拓展,企業規模位居前列,年銷售規模超3,000億元。

2.從國內走向國際。自1996年成立到2009年恆大在香港掛牌上市,只用了短短13年時間;再到2016年恆大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僅用了20年時間;隨後連續六年入圍世界500強,並從496名飛速躍升至122名,成為排名提升最快的企業之一。

3.從地產走向多元。2016年7月20日,恆大正式更名為「中國恆大集團」。中文股份簡稱也由「恆大地產」變更為「中國恆大」。現在恆大旗下擁有八大集團產業,包括地產、汽車、網絡、物業、健康、農業、冰泉和房車寶。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4家公司為,中國恆大、恆大物業、恆大汽車和恆騰網絡。

4.從地產商人走向紅頂商人。許家印從白手起家,到擁有兩輛勞斯萊斯,兩架價值超過數億元的私人飛機;從2017年9月以2,813.5億元入選「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到2021「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二位;從2013年3月經濟界唯一一人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到2018年3月再次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享受正部級待遇;從向慈善公益事業捐款180億,到向貴州省畢節市無償投入扶貧資金110億,等等等等。許家印用金錢鋪路,靠資本運作,憑藉利益交換,充當權貴的「白手套」,成功地將投資者的血汗錢變成了自己頭上的政治光環,將商業資本轉化成了政治資本。因此許家印許才動情地說,「恆大和我許家印的一切都是黨給的」。

再來看看許家印是如何將恆大變恆小的:
1.恆大玩足球,這種為了迎合中共高層,不惜血本賺吆喝的燒錢遊戲,真的是眼睜睜地往火坑裡跳。

2.恆大進軍礦泉水,總投資上百億,最後失敗收場,一折出售桓大冰泉。

3.恆大跨界造車,好幾年時間了,只見PPT,從沒見過真的恆大汽車。

4.幸好恆騰網絡和恆大物業股權被收購,以解當前燃眉之急。

5.一般房地產公司拿到手的利潤只有10%,但恆大在海外發行美元債的年息高達12~24%,甚至36%;香港的貸款利率低至1%,而恆大在香港發債的利率為10%左右;在海外大併購,實際上就是在幫利益集團洗錢和轉移資產。

6.近年來恆大累計分紅1,000多億,因許家印持有76.7%總股本,大部分進了他家族的口袋。

儘管恆大闢謠說不會破產,但從各種數據分析來看,恆大早就已經資不抵債,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因為恆大信用盡失,加上樓市的黃金時代已過。再靠拆東牆補西牆,剜肉補瘡,借新還舊,借本還息,負債度日,走兼并和重組的老套路,已經玩不轉了。更何況在當前反壟斷的背景下,大陸好多企業已是泥菩薩過海——自身難保。

這次「狼真的來了!」

筆者從2013年中國GDP增速由兩位數跌落到個位數,以及香港首富李嘉誠撤離大陸開始,就曾在多篇文章中大聲呼喊,「房地產的狼要來了!」;同時,在2015年恆大在全國各地到處接盤和拿地時,就已經看到他今天的結局。雖然已有日本房地產泡沫和美國次貸危機的前車之鑑。但一個吸毒已經上癮的人,是很難再戒掉毒癮的。

有學者預測,因商品房銷售下滑,相比較2020年,未來5年財政收入將減少5.32萬億元;而根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的報告,到2025年,財政收支缺口將達到10.64萬億;更何況2021年上半年大陸各省市財政收入只有上海一家盈餘。

當前中國房地產與當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一樣,已經開始比慘大賽:華夏幸福質押股票被拋售,平安莫名成為第一大股東;泰禾爛尾不斷,無人接盤;藍光資金鍊緊張,謀求接盤;建業岌岌可危,求助信情真意切;協信債券違約;綠地富力瑟瑟發抖;寶能欠薪,資金鍊緊張;中南大力度內部折扣房……據《時代週報》報道,截至今年9月5日,中國至少有274家房地產公司宣布破產,平均每天1家。因此有人形容ICU病房都不夠用了。

今年8月份,隨著商品房銷售持續降溫,金九銀十將成為歷史,有的城市甚至出台房價「限跌令」。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264億元,環比跌17%,同比減少49%。預示著土地拍賣市場將持續走低,火熱的樓市從根上涼了。同時也說明開發商意識到寒冬已經來臨,再不收手,繼續飛蛾撲火,可能有滅頂之災。

有人推演,如果中國恆大倒下,將會產生一系列「蝴蝶效應」:首先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建築工人失業,引發社會不穩;其次是大批供應商因無法收回貨款而被迫關門倒閉;再次是已繳納購房款的買房者,其資金很可能要打水漂;四是恆大理財產品和債券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五是銀行和信託等金融機構將形成大量壞帳,直接引發斷供潮和金融危機。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曾講過,現在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房地產業一旦出現風險,將對整個經濟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巨大衝擊。

由此可見,中共的「土地財政」和央行的「超發貨幣」才是造成中國房價不斷高漲,房地產開發商拚命負債擴張,導致房地產泡沫破滅的罪魁禍首。最後,地方政府在無米下鍋的情況下,必然加快推出房地產稅。大陸經濟也將全面向後轉,重回文革內循環時代。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