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精準的時鐘 居然在它生命的盡頭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13日訊】恆星此生的終結發生在一片爆炸中,爆發後的它成為一顆超新星,隨後,一部分恆星會坍塌成為黑洞,等待着下一次生命的輪迴,但另一些恆星則成為「另類」,向宇宙範圍內發射出微弱的信號,科研人員稱這種信號是「奇異的恆星墓碑」——它們就是中子星

最早預測中子星的是挪威天文學家弗里茨·茲威基,80年前的他通過純理論計算,證明了超新星爆炸後,其內核會殘留下特別緊緻的部分,他將這種密度很大的內核成為「中子星」。

在射電望遠鏡大規模使用之前,人們認為茲威基的想法很荒謬。1967年,興起的射電望遠鏡讓我們從太空中接受到了一組重複的其強度極弱的信號,這種脈衝信號極其精準,且重複性很高,UFO的熱愛者們曾堅信這是外星人向地球發來的信號。

事實證明,信號的來源甚至比外星人更讓人迷惑。當年,科研人員只知道信號源的個頭很小,只與行星相仿,由於距離遙遠,說明信號源含有的能量強度極大,遠遠超過一般行星的能量,這時大家才想起來茲威基的預測——恆星爆炸後的內核。

我們知道微觀粒子的組成結構,我們肉眼所見的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組成,但是原子核的個頭很小,如果拿宏觀世界來比喻,一個足球場對一顆黃豆,大約就是原子與原子核的比例。雖然原子核的個頭小,但是它卻聚集了原子99.99%的質量。

茲威基曾預測,伴隨着超新星爆炸,大質量的恆星坍塌所釋放的能量足以將原子核擠到一起,填滿所有的空間,最後在宏觀上形成由原子核構成的全新星體——中子星。超新星爆炸最先始於鐵核的爆炸,數秒之內,其能量就能將整個地球壓縮進一座城市,隨着密度的正大,原子中的空隙被擠出,質子和電子被壓縮到了一起,成為了中子,最後就是由中子形成的高密度天體。

隨着中子星的形成,數秒之內,其自身的磁場增強,其強度是太陽磁場的數十億倍。隨着星體的旋轉,它的兩極會向外發出無線電信號。由於中子星密度大,其自轉極其穩定且準確,因此它發射出的電波頻率也是極其有規律的,高密度的它也就在無意中形成了這宇宙中目前人類所能知道的最準確的時鐘!!

好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