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象千里「上訪」? 專家揭背後原因可悲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12日訊】「大象去哪兒了?」近日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15頭亞洲野象長途跋涉大遷徙,從雲南西雙版納出發,一路向北,歷時一年多,走了500多公里,近日進入了昆明。網友調侃說,大象是千里來昆明「上訪」的呀,也有專家揭示了象群大遷徙背後的可悲原因。

最近,這群「北漂」的大象引起海內外輿論關注,數百萬人在線觀看他們吃飯睡覺的模樣。英國天空新聞頻道網站(Sky News)6月10日刊文稱,這群亞洲野象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大明星」。(點擊觀看視頻

6月7日,一段象群「呼呼大睡」的視頻吸引了數億人觀看。長途遷徙的大象們似乎走累了,在一處林地集體「躺平」睡午覺。一隻小象睡覺時抱著媽媽的腿,還有三頭大象把一頭小象圍起來,保護得嚴嚴實實。小象睡醒後,完全無法走出重圍,爬在媽媽身上蹭啊蹭,樣子十分可愛。(點擊觀看視頻

這段視頻在推特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萌化」了無數網友。網友Sesi說:「大象們用屁股做了個嬰兒床,太愛它們了!」

目前對於這群大象遷徙的原因尚不明朗,有人猜測是帶頭母象迷路,但也有人對此說法不認同,因為一般來說,動物的方向感非常強,輕易不會迷路。而且既然是迷路,為什麼只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往北走了上千里路?因此有人認為,可能是地磁場發生了變化,才導致大象一路向北走。

有專家表示,大象遷徙可能是原來的棲息地受到破壞,被迫長途跋涉尋找新的棲息地。今年10月,雲南昆明將召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因此不少網民調侃說,大象的家園被強拆,被迫四處流浪,來昆明「上訪」。

據自由亞洲6月11日報導,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在由微博泛知識公眾號舉辦的網路直播研討會中分析說,此次亚洲象北遷與大象適宜棲息地大量減少有很大關聯。

這群野象原本生活在西雙版納「勐養保護區」。根據雲南政府的追蹤資料,16頭野象在2020年3月時被發現離開原來的棲息區,開始一路向北邊穿過普洱市倚像鎮、寧洱縣,並在去年12月走到墨江縣,路程超過300公里,途中還生下了一頭象寶寶。

其中2頭大象在今年4月從玉溪折返回墨江並找到其他象群,現在共有15頭象繼續向北遷移,目前象群已在6月2日進入昆明市晉寧區雙河鄉。遷徙已歷時一年三個月,「一路向北」超過500公里。

張立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亚洲象專家組的成員,他說,「在雲南西雙版納過去20年間,亚洲象適宜棲息地減少了大概40%。」

他表示,西雙版納也有居住在保護區外的亚洲象,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區外的天然林被改為種植橡膠及茶樹,造成西雙版納亚洲象棲息地急速減少。

目前,西雙版納已是中國橡膠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地區,但廣泛種植橡膠樹會破壞熱帶雨林其他物種,使亚洲象食物來源大量減少。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告訴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大象北遷顯示了天然森林的整體趨勢仍在消失,人類為了種植橡膠樹,大面積砍伐熱帶雨林,搶奪了大象的生活空間。

王放表示,「大象最喜歡的是這些山地之間、溝谷裡的河灘、平緩的坡地,還有草地,都被種植了大面積的橡膠林,變成了人類活動空間,它們失去了連接。」

除了橡膠和茶樹,國際人道主義協會(Human Society International)中國政策專家李彼得(Peter Li)告訴自由亞洲,西雙版納大量種植中藥材「砂仁」,也是破壞西雙版納熱帶原始森林的元凶之一。

根據中國科學院一篇論文表示,砂仁種植必須大量清除小樹、林下幼樹、灌木層植物,導致種植砂仁的熱帶雨林喬木下層,以及幾乎整株幼樹、灌木層遭嚴重破壞,物種大量流失。

據雲南當地媒體去年報導,包含砂仁在內的17個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其中砂仁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總量的50%以上。

雲南省第六屆中藥材產業科學發展交流會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72.7萬畝,種植面積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

亚洲象作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總數量僅有約300頭。李彼得呼籲中共政府保護大象的棲息地。

他說,「棲息地內的農業和種植活動應該停止,棲息地附近的農村社區應該考慮搬遷,讓棲息地恢復適合大象生長,在(其他)適合的地區也應該創造新的棲息地。這些棲息地應該根據大象的遷徙路線,通過建設專門的廊道連接起來。」。

目前,這群野象仍在尋找適合的棲息地,當地政府對象群活動保持警戒,一路監控、保護、投餵,並指示民眾撤離。

張立教授表示,象群進入昆明城區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小,「大象也是比較害怕人的,遠離人為干擾多的地方是大象的正常行為。」

他呼籲大家不要圍觀,亚洲象警覺性很高,而且象群帶著幼象,出於保護幼象的行為,攻擊性可能更強。

李彼得表示,全世界對遷移大象的關注,有助於鼓勵中共當局對大象採取謹慎和科學的態度,「全世界都希望這些大象有一個好的結局」。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