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義趣】之三:唐僧寶象國逢難

皇甫容

唐僧師徒取經途中,路過寶象國。這個國家既沒有大象,也沒有崇佛之風,卻起了一個禪味十足的國名。

寶象國公主救唐僧

唐僧半途誤入妖洞,驚醒了黃袍怪,被小妖捆綁在定魂樁上。按理說,唐僧一介僧人,既然家都已經出了,早應忘了榮辱生死,將心一放到底、皈依神佛。當寶象國的三公主百花羞問他,為何進入妖洞時,唐僧的語氣特別世俗,「進了你家的門,我就已經該死了。你們要吃就吃,問那麼多幹什麼?」

敦煌壁畫《玄奘取經圖》,其中有身披袈裟的玄奘、孫悟空手牽白馬等。(圖為翻拍的壁畫)

在面臨生死的關鍵時刻,唐僧把自己的悲傷擺在了第一位,把佛陀放在了遙遠的心門之外。他對死亡的恐懼,超過了他對佛陀的信仰,對真理的堅持。

反倒是公主陪笑著寬慰他,有辦法能救他出去,只是有事相托,請他捎封家書給寶象國國王。小說中,沒有具體描寫唐僧的表情,只是見他點頭、磕頭、不敢自己行走,膽怯的藏在荊棘叢中,一副六神無主的模樣。

黃袍怪和三公主情意甚篤,一聽說公主為齋僧還願,已經放了唐僧。也只好作罷,舉著鋼刀對八戒喊道,看在我渾家的分上,饒了你師父,趁早去後門找他吧。

八戒和沙僧聽到此話,就像從鬼門關上放回來一般,急忙牽馬挑擔,鼠竄而行。他們在後門找到唐僧,攙著他慌忙上馬。

唐僧失效的辯論能力

唐僧師徒來到寶象國,傳遞公主家書。國王得知後聲淚俱下,引得眾人無不哀念痛惜。為搭救公主,唐僧硬著面子,差遣八戒、沙僧前往除妖。結果,八戒臨陣開溜,撇下沙僧一人獨戰。沙僧寡不敵眾,就被逮進洞府。

黃袍怪為了報仇,就變作俊俏的公子到寶象國認親。他在大堂之上,面對文武百官,信口雌黃、搬弄是非,以彌天大謊蒙蔽視聽,硬將唐僧說成是迷人害人的虎精。

唐李昭道《蓬萊宮闕圖》卷。(公有領域)

說來也怪,唐僧昔日聲震長安,是一名有德行的高僧。若說他辯論的口才可是一流的。如今在大堂之上,唐僧面對咄咄逼人的妖怪,一流的口才竟也成了擺設。

人若沒了正念,連自己的才能也指揮不了。唐僧再次陷入狼狽的境地,被妖怪施了法術,變成一隻斑斕猛虎。

無邪義勇的龍馬精神

眼看著取經團隊就要崩潰了。正在馬槽吃草的白龍馬,忽然聽宮人都在講唐僧是虎精,心中很驚訝,「我師父分明是個好人,必然是妖怪害了師父,把他變做虎精。」白龍馬果然有靈性,思維直達問題的中心——有妖怪在禍亂。

白龍馬苦捱到二更,於萬籟俱寂時掙脫韁繩,現出白龍真身去救唐僧。大戰黃袍怪,白龍竟被打得手軟筋麻,身上中傷,敗下陣來。

此時,臨陣脫逃的八戒也睡醒了,他來到王宮找不到唐僧,就找到馬槽邊,發現白馬受傷了,大吃一驚。這時白馬第一次開口跟八戒講人話,把他嚇得戰戰兢兢。

八戒以前是玉帝親封的天蓬元帥,身懷天罡變化,還有一把天界的兵器九齒釘鈀。當年悟空大鬧天宮,天蓬元帥帶領天兵天將與悟空作戰,也是驍勇一時。八戒擁有如此輝煌的履歷,又隨身帶著一把尖端的兵器,竟然被一隻說人話的白馬嚇得發抖。在寶象國,八戒和唐僧的表現真是讓人詫異啊!

就在這節骨眼上,八戒想著趕緊分傢伙,各奔東西吧。「取經」二字,被他遠遠的甩在了心門之外。被漫天神佛敬重的取經大業,在老豬的心上此時輕得猶如鴻毛。

八戒想一走了之,白龍馬死死的咬住他的衣服,不停地落淚,苦苦央求他千萬不要說散夥的話,千萬不要生懶惰之心。想要救出師父,只有請大師兄悟空回來才行。之前悟空三打白骨精,八戒挑撥唐僧念緊箍兒咒,把悟空趕走了。現在要再請他出山,八戒擔心要是一言不和,悟空掄起金箍棒打他,他還怎麼活?

白龍看人很準,他向八戒保證:「他決不會打你,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

白龍的真摯和堅持感化了蒙昧的八戒。悟空身在花果山,心隨取經僧,一點都沒有改變。他很清楚取經路上,唐僧步步有難,處處該災。當八戒出現在他眼前時,猴王知道唐僧有難了。

同門兄弟義結孔懷 默契除難

就在團隊面臨崩潰的最後一刻,悟空的出現使所有成員如同醍醐灌頂,一切的間隔跟斷層,隨著金猴的到來,開始銜接運作了。

作者吳承恩以「義結孔懷,法歸本性」表達團隊成員的默契。孔是甚、很的意思;懷,是思念。孔懷,指兄弟之間彼此思念和關懷。悟空回來救了唐僧後,取經團隊同心一體,當下破除了磨難。

從小說來看,寶象的寓意,包含著勇往直前的龍馬精神,在取經團隊即將崩解時,是白龍懇求八戒請悟空出面,解決了難題;包含著同門同修的金蘭之義,悟空、八戒、沙僧重新默契配合;也包含著唐僧認可悟空以武除惡,五人齊心合力,解除了眼下的磨難。或許,這就是「寶象」的意義所在吧。

點閱【西遊義趣】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