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讀書筆記4──笑看《放妻書》

作者:方靜

近期,朋友李姐重做媬姆,幫忙照顧新生孫兒。育嬰工作繁忙之餘,不忘舞文弄墨、讀書寫字,與我分享唐人的《放妻書》,讀來不禁會心一笑。

書文如下:「蓋說夫婦之緣,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結誓幽遠。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年結緣,始配今生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妻則一言十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娉高官之主,解冤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短短的一百多個字,多言夫妻之義,少有責難之詞,更鮮見意氣之爭。其知書達禮、溫文儒雅頗具君子之風;講究文辭優美、情真意切,有如溫潤之玉,在在流露出溫柔敦厚、寬懷包容之情。

古人的《放妻書》又名《和離書》,就是今天的離婚協議書。有別於現代人動輒反目成仇,對簿公堂;他們對兩性關係與人情世故的通透、練達,顯然棋高一著、更勝一籌,今人實在遠遠不及。

那麼,為何古人在「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分手、仳離之際,還能夠祝福對方「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娉高官之主」?而且由衷希望彼此「解冤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呢?

我想,其中不只是有過去的「情深似海」,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的「義重如山」,因為「義」,讓雙方不忍相責、無須怨懟。而義,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行為,故曰 「義者,宜也。」藉此,與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

古人堅守從一而終,不得已離異,也要好聚好散。現代人將婚姻當兒戲,一言不合鬧翻,則劍拔弩張、針鋒相對。如果試著靜下心來讀唐人《放妻書》,想到「義重如山」,效法他們的智慧與氣度,也許就能和平分手、各自安好了。@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