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黑皮書》:史上最大的饑荒之緣起

《共產主義黑皮書》第四部分 亞洲的共產主義:在再教育與大屠殺之間(73) 作者:讓-路易斯‧馬格林(Jean-Louis Margolin)譯者:言純均

史上最大的饑荒(1959—1961)

緣起——全國性的大破壞

多年來,一種迷思在西方很常見:雖然中國遠非一個模範民主國家,但至少毛澤東設法給了每個中國人一碗米飯。不幸的是,事實遠非如此。儘管對農民的索求達史上罕見的程度,但從他的統治開始到結束,每人可獲得的數量有限的食物,可能並未顯著增加。毛澤東及其所建立的制度直接導致了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凶殘的饑荒

毫無疑問,毛澤東並無意殺死他那麼多的同胞。但最起碼可以說,他似乎並不在乎數百萬人死於飢餓。實際上,他在那些黑暗歲月中主要關注的,似乎是否認一個他本應因此被追究責任的現實。在這種情況下,總是難以追究責任,也難以知道應該抨擊的是計劃本身還是其實施。然而,無可爭辯的是,黨的領導人,特別是毛本人,表現出經濟上的無能、大規模的無知和象牙塔式的烏托邦主義。1955至1956年的集體化或多或少地為大多數農民所接受:他們在自己村莊周圍分成小組,但被允許退出。1956至1957年在廣東省的7萬個農場採取了這樣的做法。由於被允許退出,很多較大的集體農場被解散。改革的明顯成功和1957年的豐收,促使毛澤東提出大躍進的目標(最初於1957年12月宣布,1958年5月得到完善)及實現它的手段——人民公社(於1958年8月宣布),並將其強加給較不情願的農民。

在很短時間內,大躍進就對農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全國性的破壞。當時的一個口號稱「三年苦幹和吃苦,換來千年的繁榮」。農民們要進行自我分組,每數千戶甚至數萬戶家庭為一個龐大群組,一切都變成公有的,包括食物。要通過大型灌溉項目和新的耕作方法,大規模發展農業生產。最後,隨著工業單位特別是小型熔爐在各處的產生,農業勞動與工業勞動之間的差別將被取消。這個目標頗類似於赫魯曉夫「農業地區的城鎮」(agrotown)的理想。目的是確保當地社區的自給自足,並通過創建新的鄉村工業和利用大量剩餘農產品,來使工​​業起飛加速。公社將為國家及其控制的工業製造這些農產品。在這個將讓現實共產主義觸手可及的快樂夢想中,資本的積累與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將同步進行。黨所設定的目標很簡單,所有必須做的就是去實現它。

幾個月來,一切似乎都進行得完美無缺。人們在隨風飄揚的紅旗下日夜工作。隨著人們「更快、更好、更省地」生產出更多數量的產品,當地領導人宣布打破了一個接一個的紀錄。結果,目標不斷地被提得更高:1958年為3.75億噸糧食,幾乎是前一年1.95億噸的兩倍。12月宣布達到了目標,且結果已由中央統計局工作人員核實。他們在表達懷疑後被派到了農村。最初的計劃是在15年內超過英國;此時似乎肯定會在兩年內做到。隨著生產指標的持續增加,決定將更多人轉移到工業生產中。在河南——一個旨在作為模範的省份,20萬名工人被慷慨地遷往其它更貧困的地區,結果是這些地區愈發貧窮。「社會主義競賽」被更進一步推動:一切私有土地和自由貿易,連同離開集體農場的權利均被廢除,並發起一場大規模運動來收集金屬工具,以便把一切都變成鋼鐵。與此同時,收集任何木材,包括門,用作新熔爐的燃料。作為補償,所有共同儲備的食物都在令人難忘的宴會上吃掉。據山西一位目擊者說,「吃肉被認為是革命性的。」這不是問題,因為下一次收成必定是巨大的。河南報刊已在1957年10月的省級水利會議上宣稱,「人類的意志主導一切。」

但很快,那些仍然不時從紫禁城出來的領導人(毛很少這樣做)被迫面對事實。他們已落入自己的陷阱,相信自己樂觀的力量,並認為在長征之後,成功自然會隨之而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並習慣於指揮工人和經濟,像在戰鬥中指揮士兵一樣。相較於承認沒有達到那些神聖不可侵犯的目標,幹部們更容易對數字進行篡改,或給管理者施加不可容忍的壓力以達到目標。在毛澤東統治下,向左轉(因為唯意志論、教條主義和暴力是左派的德行)總是不如右派的平庸那麼危險。1958年至1959年,謊言越大,其編造者就晉升得越快。這場魯莽的比賽在進行中,成功的經濟指標正在飆升,所有潛在的批評者都在獄中或從事灌溉項目。(待續)

(編者按:《共產主義黑皮書》依據原始檔案資料,系統地詳述了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製造的「罪行、恐怖和鎮壓」。本書1997年在法國首度出版後,震撼歐美,被譽為是對「一個世紀以來共產主義專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總結」。大紀元和博大出版社獲得本書原著出版方簽約授權,翻譯和發行中文全譯本。大紀元網站率先連載,以饗讀者。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