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滿分作文被批「不說人話」 網路炸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8月06日訊】近日,中國浙江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引發輿論熱議。該文充斥著多個冷門名人名言生僻詞語,被網友怒批「不說人話」。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開篇寫道:「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作者刻意在文章中用了不少已經在日常交流中消失的生僻詞,比如: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覘、玉墀、婞直。

文章在網路公布出來後,激起不小波瀾。

據刊登該文的《教學月刊》公眾號介紹,當時高考閱卷時,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這篇作文39分,第二、第三名閱卷人卻給了55分的高分。最後,作文審查組決定把文章打成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稱讚該文「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具備」,同時他也不建議其他學生「模仿這其中的晦澀」。

傳媒人曹林則認為,這篇文章是對語文的侮辱,對漢語的侮辱。他在撰寫的長文中表示,「滿分作文,更應該有文字和思想的通透性,是那種讓人一口氣讀完產生觸電感的深度好文,既有酣暢的閱讀快感又能回味無窮,在思想深度產生強烈的共鳴。可這堆佶屈聱牙、讓人痛苦地讀幾遍也不知道說什麼的東西,憑什麼滿分呢?憑閱卷老師也沒讀懂?」

他還說,「這篇作文顯示作者有很多閱讀積累,能旁徵博引。但不客氣地說,作文所呈現出的內容,顯示作者的閱讀是有較大問題的,讀了太多自己在這個年齡段理解不了的書,讀的順序不對,很容易消化不良。」

他質問,「這樣不說人話的文章拿滿分,傳遞了一種什麼樣的寫作方法論和價值觀?」「給一堆胡話打滿分,可見打分的人也是一團糨糊。」

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學術語句,沒這個必要。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不願透露全名的中國獨立媒體人劉先生向自由亞洲表示,這篇文章「看得他腦殼疼」。

「信息量非常少,主體是靠故作艱深的車軲轆話湊字數,而且大部分內容是單純的羅列,沒有論證,也談不上邏輯。換個說法就是無病呻吟,為炫技而炫技。典型的書讀得多而想得太少。」

對於社會上對該文的兩極化看法,劉先生略帶調侃說:「贊同的大部分是中國國內常見的『知道』分子和做題家,有知識沒思想的那種。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好文章,因為『知識點』夠多。批評的一種是真看不懂,另一種是真有文字功底,看穿了這種堆砌廢話的小把戲。」

旅美作家凌滄洲形容,這個事件頗有「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意思,是對教育的一種嘲笑。「糊塗老師『亂判』作文的話,學生寫了言之無物的東西,老師給他一百分毫不奇怪。」

凌滄洲認為,中國社會和官場恰恰需要一種空洞無物的氛圍。「比如說一個當官的上臺講話,全是政治套話,因為他不能講自己想講的東西,但同時又不得不裝作很有學問,裝作很虔誠。」

這篇頗受爭議的高考作文也引發中國式教育是否是「有知識沒思想」的熱議,劉先生透露,一位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人員曾評價中國的教育是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設計的、用於快速量產技術工人的體系,根本沒想過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