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飲「午時水」 一年「疫氣不侵」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6月25日訊】6月25日是中華傳統的端午節,五月被稱為「惡月」,是邁入仲夏、瘟疫癘病盛行的季節。端午節這天的「午時水」有「極陽水」之稱,特別神奇。中國自古就有飲「午時水」、用「午時水」洗澡的傳統,據說可保一年內「疫氣不侵」。

午時水」又稱「極陽水

午時是指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午」代表陽火,陽氣最高點。從天地五行來看,重午日干支是雙重極盛的陽火,就是「純陽」日。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又被稱為「極陽水」,具有神奇功效。

台灣人稱「午時水」為純陽水、龍目水,在端午節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午時),人們會從井裡或乾淨的水源取水。

「午時水」純淨又耐久不壞,裝入瓷器瓶中可長時間保存,不變質發臭。密封放置於陰涼處可保存約一年。用「午時水」泡茶或釀酒,特別香醇可口;用來鑄造劍器的話,也會特別鋒利耐用。

台中市風景區管理所18日在大甲鐵砧山劍井舉辦端午節取「午時水」活動,還未到午時就已經湧入大批民眾等待取水。(台中市府提供/中央社)

「午時水」的神奇功效

宋朝溫革《瑣碎錄》中記載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指採用午時水洗澡,便可一年不被瘟疫等疾病侵擾。

戰國時代楚辭記載,取用端午日的午時水,加入菖蒲入浴洗身、洗頭,叫「浴蘭湯」,蘭是「福蘭」也就是菖蒲的別稱。還有飲「菖蒲水」、化「菖蒲妝」的習俗。

台灣的民間俗諺曰:「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意思是說喝一口午時水,能勝過吃三年的補藥。

中國古人認為飲用或洗用午時水,還有驅邪避凶、明目、避瘟疫等功效。俗語云:「午時洗目睭,明到若烏鶖」,指以午時水清洗眼睛附近可以幫助改善視力。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重午日(端午)午時水宜造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

可見用午時水製造出來的藥,針對瘡毒、百蟲毒這些邪毒病症有奇效,內服外用皆可。

民間還流傳有藥方,若中暑或發燒不適,將午時水煮沸後飲用,可消暑、退熱。

明代萬曆水陸畫瘟神(公有領域)

隋文帝親見五位瘟神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疾病禍福都有神靈執掌。古籍中就有關於瘟神的記載,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述,隋文帝開皇六月,有五個力士出現在空中,距離地面約有三五丈,身披五種顏色的長袍,手中各執一物。一人手執杓子和罐子,一人手執皮袋和劍,一人手執扇子,一人手執錘子,一人手執火壺。

隋文帝急問太史公張居仁:「此為何神?主何災福?」

張居仁答曰:「此為五方力士,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仁貴,總瘟中瘟史文業。現天降災疾,無法逃避。」

這一年隋朝果然出現大瘟疫,感染瘟疫病死的人很多。於是隋文帝修正自己的錯誤,並修建祠堂奉祀五瘟神。

唐朝則承襲了隋朝祀奉五瘟神。唐宋時期,世人認為五瘟神是奉天帝之命到人間傳播瘟疫的。

史書中還有記載,宋朝浙江縉雲人、同知樞密院事管師仁在讀書時,遇到過行疫使者,也就是瘟神。

他們告訴管師仁將在新年的第一天於人間散布瘟疫,不過管師仁的家人不會染疫,原因是:管師仁家三代人都行善積德,看見別人做惡劣的事就制止,看見別人有善良的舉動就讚揚,所以不會受到瘟疫的侵擾。

古人信神禮佛,明白人間的瘟疫都是由神根據人間善惡來安排的因果報應。史書中關於疫災的記載中都顯示,心存善念、道德高尚之人都安然無恙;而喪失良心、德行敗壞之人必受到相應的懲罰。正如古人所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非者,天報之以殃。」

(責任編輯:文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