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者不賤

作者:陸真

賤者不賤
墨子南遊到楚國,請求拜見楚惠王。楚惠王不太喜歡墨子的學說,因此便以年老、行動不便為藉口,拒絕接見墨子,而派大臣穆賀接見他。

墨子與穆賀交談,宣傳自己的主張,穆賀很感興趣,他對墨子說:「以前我並不瞭解您的學說,現在聽您這麼一說,我覺得您的學說真是博大精深,至誠至善呀!不過,楚王是一國的君主,地位至尊至貴,他對一般人的學說主張,都不怎麼感興趣。」

墨子笑著說:「這就是楚王錯了!不管是貴人還是賤人,只要他的主張有可取之處,就應立即採納。怎麼能因人下賤,就不採用他的高明的見解呢!打個比方說吧,草藥本來是一種草,但吃了它,可以治病,那麼君主能因為它是草就不吃它嗎?老百姓向國君交納糧食,國君用它釀造美酒,然後用來祭祀祖先和鬼神,難道因糧食是下賤的農夫所種,就不用它嗎?楚王沒聽說商湯的故事嗎?從前,商湯去見伊尹,彭氏之子為他駕車,走到半路上,彭氏之子問道:『國君要到哪兒去呀?』商湯說:『我要去見伊尹。』彭氏之子說:『伊尹是個下賤的人,如果您想見他,下令召他來就行了,何必要親自去呢?』商湯說:『這個道理,你是不明白的。假如現在有一種藥,吃了能使耳聰目明,人們一定會爭相吃它。伊尹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付好藥啊!你不讓我去見伊尹,就是不讓我從善呀!』於是辭掉了彭氏之子。可見,聖明的君主,是不會因人貧賤而拋棄他,相反,只要人有才能,雖下賤也一定要重用他。楚王不是想有所作為嗎?那麼我勸他還是多聽聽下賤人的主張啊!」

巧與利
公輸般(又作公輸班,魯國人,故又稱魯班)是戰國時的巧匠,他發明製造了許多工具器物。有一次,公輸般用木頭和竹片,精心設計製造了一隻鵲鳥。開動機關,這隻木頭鳥兒竟能飛起來,就像活的一樣。這隻鳥在天上一連飛了三天,都沒落下來,圍觀的人成千上萬,大家都仰頭喝采,讚不絕口。公輸般十分得意,以為自己是世上最高明的工匠。

墨子見公輸般得意洋洋的樣子,就對他說:「你做的這隻鳥,根本算不上巧。」

「甚麼?你說甚麼?」公輸般沒想到有人反對他,他十分生氣地大聲說:「這還不算巧?你能製造嗎?」

墨子說:「這隻木鳥還不如馬車軸上的木銷子。車軸上的木銷子,幾斧子就可以砍出一個,插在車軸上,就能承載五十石的貨物。所謂巧,應當是對人有用!而你製造的這個木鳥,飛得倒是很高,可到底有甚麼用呢?對人無用的,就是拙。」

公輸般聽了,沉默下來,無言以對。

又有一次,公輸般為楚國人製造了舟戰用的鉤拒(鉤,船退則鉤住;拒,船進則拒抗),將它投入戰爭中使用,結果,楚國人大敗越國人。公輸般十分得意,他去見墨子,對墨子說:「在舟戰中,用我的鉤拒,便能取勝。不知你在平時所宣傳的『義』,是否也有鉤拒?」
墨子回答說:「我的義,也有鉤拒,而且我的鉤拒,勝過你的鉤拒。我的鉤拒,是用來鉤住仁愛的,大家互相愛護,就會互相幫助,這正是『兼相愛,交相利』。而你的鉤拒就不同了,你鉤別人,別人也鉤你;你拒別人,別人也拒你。這是交相鉤,交相拒,不是交相以利。大家不是交相以利,那必然是交相以害。所以我說,我的鉤拒要勝過你的鉤拒。」

公輸般聽了,慚愧地說道:「沒見到您的時候,我不知甚麼是『巧』和『義』,現在我知道了,如果是不義的事,即使利再大,也不要去幹呀!」

人必須講求正義,互愛互助。而不可以用巧術取勝、爭利,不可以用巧術去危害他人和社會!

墨子表彰棄利求義
墨子有個朋友叫高石子,他很有才能,於是墨子派管黔敖,把他推薦給衛國國君。衛君很高興,答應給高石子很高的俸祿,並把他列為卿大夫。

高石子多次上朝言事,提出治國富民的主張,每一次衛君都恭恭敬敬地聽著,但最後就是不去實行。高石子見衛君並不相信自己,於是便不辭而別去了齊國。

這時,墨子也正巧在齊國,高石子見到墨子,對他說:「衛君因為您的推薦,給了我很高的待遇和地位,但我多次上朝言事,可衛君一次也不採納,既然不為人所用,我還呆在那裏幹甚麼呢?因此我來到齊國,恐怕衛君會說我是個狂人吧!」

墨子聽了,安慰他說:「如果離開衛國有道理,那麼即使被別人認為是狂人,又有甚麼可怕的呢?過去周公旦在世時,人們都說他是狂人,但後世卻稱頌他的德行,美名流傳至今。所以我說,離開衛國如果有道理,就不要怕別人說甚麼。」

高石子說:「我離開衛國,一定是有道理的。我聽人說,天下無道,有志氣的人是不貪圖名利的。現在衛君無道,我要是不離開,不正說明我貪圖俸祿爵位嗎?我不是那種人,為甚麼要遭受那種惡名呢?」

墨子聽了這番話,覺得高石子有士人的氣節。他回頭對自己的弟子說:「你們都聽到了吧?我時常聽到有背棄仁義而追求名利的人,還沒見到有拋棄名利而追求仁義的人。現在,我在高石子身上看到了,你們應當像他學習啊!」

墨子勸學
有個人仰慕墨子的大名,很想拜他為師。有一天,這人來見墨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墨子見這人身體強壯,看上去很聰明,便答應收他為弟子。墨子對他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機會,我會推薦你做官。」這人聽了非常高興。

一晃一年過去了。這人對墨子說:「我跟隨您一年多了,您甚麼時候推薦我當官呀?」

墨子說:「我還不能推薦你。」

那人吃驚地問:「為甚麼?」

墨子說:「你沒聽說魯國有這樣一件事嗎?魯國有一家兄弟五人,他們的父親病死了,可是長子嗜酒如命,遲遲不為父親下葬。他的四弟對他說:『你和我一起埋葬了父親,我一定給你買更多的酒喝。』長子一聽,十分高興,於是和弟弟一起葬了父親。葬事已畢,他對四弟說:『我已埋葬了父親,按你原來說的,你應當給我買酒了。』四弟氣憤地說:『我甚麼時候說給你買酒了?你有責任埋葬父親,難道父親是我一個人的嗎?你不埋葬父親,鄰里鄉親會嘲笑你的,我勸你做了該做的事,你免受人們的議論。我也盡了我的孝心。難道這僅僅是我自己獲得好名聲嗎?你不好好反省,還有甚麼臉來向我要酒。』你不學習,別人會瞧不起你的,我勸你學習是為了你好。難道,也要有了酒才學習嗎?」

那人聽了,十分慚愧,他忙說:「請您不要再說了!我聽懂了,你講得有道理!我願意學習!」

(均據《墨子》一書)@*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