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債還不完」東西方神話傳說:輕生有罪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21日訊】當人遇到艱難挫折,有人能越挫越勇,有人不堪負重,選擇輕生。不少輕生者,以為自殺就能一死了之,獲得解脫。然而,自古以來,東西方社會對自殺有著一致的看法。他們是怎麼看待的呢?

意大利《神曲》 地獄中的自殺

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三巨星之一。他著作的史詩《神曲》百世流芳,享譽至今。書中描述了地獄、煉獄以及天堂的景象。

從他描述的世界,地獄的形狀酷似漏斗,從上到下逐層縮小,越往下層地獄,那裡的靈魂遭受的痛苦越深重。地獄分為九層圈,自殺者在第七層。

第七層圈的第二環是「怪鳥哈爾皮的樹林」,哈爾皮是人面鳥身的怪鳥。樹林中的樹木,枝幹扭曲盤結,不結果實,只生長毒刺。

皮埃爾生前是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的大臣。生前握有權勢,又是一個忠於職守的人。因淫蕩的娼妓煽動許多人反對他,皮埃爾不堪羞辱,想以死洗雪恥辱,從而自殺身亡。他自殺之後,落入哈爾皮樹林,靈魂被禁錮在大樹裡。如果有人折斷樹枝,樹枝會流血,那靈魂也會痛苦萬分。

皮埃爾說:「當凶狠的靈魂離開自己用暴力掙脫的肉體時,米諾斯(註)就把它打發到第七谷裡」。自殺之罪,在於用暴力方式毀滅自己的肉身,自己對自己施加暴力。

皮埃爾說:「當凶狠的靈魂離開自己用暴力掙脫的肉體時,米諾斯就把它打發到第七谷裡。」圖為《神曲》中的米諾斯。(公有領域)

輕生者落到第七圈地獄,在這裡靈魂像種子一樣發芽生長,長成樹木。長年累月,怪鳥哈爾皮吃他的葉子,給他造成痛苦,輕生者的靈魂因此不斷地受苦。即便日後他們想再獲得人身,也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人是神造的。自殺的行為,是在反對自然法則、反對神明的安排,反對造就和賦予生命的那些神。

不過在但丁的描述中也有例外,即為自由殉身的加圖(Cato)。在末日大審判後,加圖取回了自己的身體,還能升到天國。或許因他擁有清廉的美德,高尚的節操,為人誠實且堅毅,反對行賄和造假。

密勒日巴動念「自殺」 喇嘛這樣勸說


密勒日巴當時在馬爾巴上師的鍛鍊下不停的般石頭造房子。圖為〈密勒日巴〉唐卡,奧特根巴亞爾.額爾舒(Otgo Otgonbayar Ershuu)。(維基百科)

在東方,也認為自殺是有罪的。880多年前,在古老的西藏,年輕人密勒日巴到馬爾巴處學習即生成佛的法要。但他此前曾為了報仇,學習巫術,使用咒術害了不少人,造下了許多黑業。

在東方,也認為自殺是有罪的。880多年前,在古老的西藏,年輕人密勒日巴到馬爾巴處學習即生成佛的法要。但他此前曾為了報仇,學習巫術,使用咒術害了不少人,造下了許多黑業。

馬爾巴為了使他清除業力,不斷地打罵他,讓他行大苦,建造房子,但每每都要他將房子拆毀重建,反反覆覆地磨礪他。密勒日巴的背磨出了瘡,布滿了膿血。馬爾巴仍沒有傳給他正法。

他的師母生起婦人之仁,偷偷地取出圖章和印信等物,作假印信,讓他去俄巴喇嘛處修行。但因他沒有得到馬爾巴的加持,無論密勒日巴如何努力修行,都沒有任何效果。後來事情暴露,馬爾巴大發雷霆。

密勒日巴心想,可能是因為自身罪孽太深重了,致使師父和師母都要承受痛苦,於是掏出小刀,準備自殺。俄巴喇嘛緊緊抱住他,流著眼淚勸他不要自殺。在壽命還沒有終了時自殺,世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罪了。

從這段故事中可知,自殺不僅有罪,而且罪過很大,同樣不被時人所認可。

民間故事 輕生者的可怕遭遇

在中國民間,對於自殺行為,還有其它的說法。《果報類編》下卷記載了一則故事,發生在康熙七年五月。旅居揚州的鎮江人張大忽然病死,來到地府後,閻王一見他,就說抓錯人了。不過既然有機會到此,不妨讓他給陽間捎信。於是派了一個陰差引他遊覽「枉死」城。

張大看到城裡有很多自殺的靈魂。有的自縊而死,有的自斷喉嚨,有的服毒自殺,有的投水自盡等等。凡是自殺的人,每一天他們都要定時地按照生前的死法再進行一次,痛苦的經歷令人毛骨悚然。那些枉死的靈魂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在生時認為一死了事。但想不到,死後竟會如此痛苦,真是悔恨莫及。」

於是張大問:「那些鬼魂何時才能重新投胎做人?」陰差明確地說:「不能了。」人身難得,不知珍惜。這些人不僅辜負了閻王所鼓勵的在陽間做人行善的恩義,也辜負了父母撫養的大恩大德。所以閻君很痛心枉死的人,只能判他們入畜道,很難得到人身。這個觀點與《神曲》闡述的觀點驚人的一致,自殺者很難再得到人身。

閻君叮囑張大:「你回到人間,可以把這番話告訴世人。」遂即拍著桌子,大喝一聲,張大忽然醒來。

中國民間傳說的閻羅王極具有帝王風格,整個地府體系的職能運作,亦尤如現實的官吏系統。(維基百科)

輕生的人,積下的業債怎麼也還不完。首先,他的肉身是父母給的,生命是神明賜予的,自斷性命,便欠下了父母的債,神明的債。其次,他的吃、穿、住、用、行均是依靠大地山川所賦予的資源,一個人還沒有造福於人,便匆匆離世,就欠下了天地之間的債。

惟有用心珍惜,造福於人,才不枉降世為人的初衷,也不枉天地神明對生命的慈愛與庇護。

──轉自《新紀元周刊》(文:宋寶藍)

責任編輯:文匯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