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歐洲政策轉向 習近平訪歐效用難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3月21日啟程前往歐洲三國———意大利、摩納哥和法國進行訪問,而其此行的效用與當初的設想相比,應該是大打折扣。因為就在其啟程前,歐洲在對華政策方面,出現了不同以往的強音。

為應對中共政府支持的國家資本主義,越來越多的歐洲政界人士正在考慮政府干預措施,以防歐洲企業被中資等外資收購,同時也會保護歐企免受外國競爭的衝擊。(DANIEL ROLAND/AFP/Getty Images)

3月18日,德國外長馬斯在布魯塞爾歐盟外長會議上有關歐盟對華戰略的討論中,呼籲歐盟以統一姿態和中國(中共)發展關係,維護自身價值和利益,而不應是各國各行其是。他還警告面對中共不能太天真,特別是在5G網絡建設上。同日,丹麥最大電信公司「丹麥電信」(TDC)宣布,出於安全考量,該公司已選擇瑞典電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替代現有的供應商華為,作為其在全國範圍內推出5G移動網絡的合作夥伴。

3月19日,歐盟委員會通過《歐盟-中國(中共):戰略展望》(EU-China: Strategic Outlook)報告,報告調整了對華政策,採取了強硬立場,將中共列為5G等關鍵發展領域的「經濟競爭者」,以及政治上的「體制性競爭對手」,並表示要對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採取更嚴格的監管規定。

報告中寫道:「歐盟及其任何成員國必須在完全一致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實現對華政策的目標。所有成員國都有責任實施與歐盟法律、規則和政策保持一致的措施。」之所以提出此點,是因為以往有過個別成員國未能與其他成員國保持一致的情況。比如2017年6月,歐盟原本要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表聲明,提倡言論自由、反對死刑,並對中共人權狀況進行批評,但因希臘的否決,該聲明未得到歐盟28個成員國一致通過,因此無法發表。這是歐盟首次未能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表該聲明。

不知這是不是巧合,歐盟和德國外長在習近平訪歐前夕釋放這樣的信號,不僅是對意圖消除歐洲對「一帶一路」和華為竊取信息擔憂的北京的警告,也是對受訪的三國的提醒和警示,即歐盟成員國要小心中共的陷阱,任何成員國最好在與北京打交道時,不要太天真,不要單獨達成有損歐盟利益的協議。這樣的聲音大概主要是說給意大利聽。

習近平訪問首站是意大利。歐盟國家中,意大利經濟十分困難,債務較高,因此迫切需要中共的資金。根據報導,3月8日,意大利總理孔特表示將與習近平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如果意大利與中國簽署該協議——即便如其所說是不具約束力的,它將是第一個加入該計劃的G7成員國,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對此,美國白宮國安顧問發言人馬奎斯9日發推文稱:「意大利是全球主要的經濟及投資目的地之一,意大利政府沒有必要支持中國(中共)虛浮基礎設施項目的合法性。」

面對著美國的壓力和歐盟的戰略調整,「仍然致力於與歐洲盟友以及美國的盟友關係」的意大利政府,即便簽署了備忘錄,但在未來與北京的關係發展到怎樣的程度,也必定有所顧慮。據知情人最新透露,意大利政府在備忘錄中刪除技術和通信合作就是一個信號,畢竟讓美國與其分享敏感情報更為重要,意大利不可能罔顧盟友的警告。因此,習近平訪意的成果很可能沒有其想像的大,而且很脆弱。一旦歐盟統一立場,立足歐洲的意大利,摒棄沒有任何約束力的「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據意大利媒體報導,原定在習近平訪問期間在意大利汽車廠商Blutec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很可能發生變故,原因是3月12日其主席和執行官被以涉嫌「非法挪用政府資金罪」被捕,而Blutec與中方的合作協議也將面臨司法調查。這樣的巧合或許耐人尋味。顯然,意大利內部也存在著巨大分歧。

而習近平訪歐最後一站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剛剛結束對非洲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的訪問。根據CNBC報導,馬克龍此行要是為了增進和非洲的關係,削弱中共在非洲的滲透和擴張。馬克龍在抵達非洲時即表示,中共日益增強的經濟影響力可能對非洲國家的主權構成威脅。他還在訪問吉布提時警告說,中共貸款附帶的條件長遠來看可能是危險的。「我不希望新一代的國際投資侵犯我們歷史上合作夥伴的主權,或是削弱他們的經濟。」

這樣的馬克龍在習近平到訪時,基於歐盟和法國的利益,很可能會重申歐盟的立場,要求北京開放市場,保護知識產權,但雙方離達成切實可行的共識應還有一段距離。至於摩納哥,因其大部分政治權利和經濟受法國制約,因此也會追隨法國的政策。

從歐洲近期的舉動看,歐洲國家正在追隨美國,慢慢從昏睡中醒過來,即對中共針對歐洲的滲透、影響力和採用「訂單外交」的分化政策開始逐步有了清醒的認識。這可以從其2017年的拒絕中共提出的結盟建議,到今天的調整戰略,將中共視為「競爭對手」中看出。北京分化歐美,利誘歐盟,使其與己共同應對美國的貿易施壓,以減輕北京的巨大壓力的希望差不多落空。是以,習近平訪歐的效用並不高,4月李克強參加中歐論壇也很難改變現況。

原因就在於同為民主國家的歐美,有著天然的信任感,它們之間的摩擦屬於在同屬市場經濟下的正常摩擦,雙方可以通過溝通和擺在檯面上的談判加以解決,如汽車稅。而且,基於共同價值基礎的歐美在政治、軍事方面的盟友關係,也不是說變就變的。至於中美、中歐間的貿易分歧,則是結構性矛盾。由於中共的出爾反爾,歐美很難對其產生信任。聽其言,觀其行,已成為歐美的共識。

那麼,針對中共逐漸走向強硬的歐盟,未來將至少會在貿易方面加強與美國的合作。如果西方國家達成了新的經濟一體化模式,美歐在貿易投資方面的爭吵就會消失,雙方的聯繫也將更為緊密,世貿組織將被邊緣化,而被排除在大門之外的中共等亞非拉國家,或者選擇同意規則加入,或者重新與各國談判,支付高昂關稅等,業已在貿易戰下遭受重創的中國經濟將面臨怎樣的困境不言而喻,而與普世價值格格不入的中共政權,也將在人民的唾棄聲中走入歷史的垃圾堆。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