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 清末小學國文課都學什麼?

——人物典故篇 作者:宋寶藍

【新唐人2018年12月26日訊】翻開清末小學國文課本,一覽一百多年前的小學讀物,會有哪些驚人的發現?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十二月,湖北官刷印局印刷出版《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由學部編譯圖書局編纂。這冊八十課,含有插畫,圖文並茂。

從開學第一天拜孔子,到最後一課放假。全書內容涉及到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等。本篇介紹的是人物典故。宣統二年的小學國文課,所選歷史人物和典故,相距時間跨度很大。入選人物均為頂天立地的風雲人物。現在就來看看,一百多年前,清末小學生所學的內容,一百多年後的孩子們會了解多少,接觸到多少?

戴笠之交 交友之道

第十九課內容為:

「君乘車 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 我跨馬

他日相逢為君下」

戴笠之交的典故出自《越謠歌》。越謠歌是古代百越地區的歌謠。先秦時期,有很多民族生活在長江以南的地帶,合稱為百越,也作百粵。據《風土記》所說,古越一帶的百姓性情純樸,親善好合。

朋友之間交往,會有定交之禮,即脫下頭上的手巾,解下腰間的五尺長刀,交給對方。常在山間大樹下,封土為壇,然後祝禱:「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公有領域)

雖然您是乘車的富人,我是戴着斗笠的窮人。日後我們相遇時,您還會為我下車,拱手行禮,不改初衷。雖然你徒步而走,我騎着駿馬而行。日後相遇時,我還會為你下馬,誠懇相待,不改初衷。

《越謠歌》和《風土記》所述,言辭稍有不同,都是表達友人一旦盟誓,不能輕易改變最初的心意。無論日後是貧是富,是尊貴還是卑賤,友人的情義也不會改變。

這篇課文言簡意賅,但呈現的歷史空間很廣闊,把小學生的思維帶回千年以前,領略古樸淳和的古代民風。

不貪金釵 彭思永默坐以待

國文課不僅教德養,也教小朋友如何正確的處理某件事。比如第七十七課講彭思永還釵。課文曰:

「彭思永 幼時 晨起就學

得金釵於門外 默坐其處 以待失者

須臾 亡釵者來尋 審之良是 即付之」

遺失金釵的人一路找來,小思永看到他,確定是失主遺失的,於是把金釵還給了他。(公有領域)

宋朝官員彭思永小時候,一天早晨去上學,推開門,發現門外的地上有一個金釵,不知道是誰遺失的。於是,他就靜靜地坐下來,在原地等待失主。不一會兒,遺失金釵的人一路找來。小思永看到他,仔細詢問了一番,確定是這人遺失的,於是把金釵還給了他。

中國古代的金釵。(Hawyih/Wikimedia Commons)

《宋史》記載,當時失主要送錢給他,作為酬謝。小思永笑着說:「我要是想要錢,就不會還您金釵了!」

這篇課文不僅教小朋友拾金不昧,還提醒還釵之前,應該多詢問一下,待確定無疑,再還失物,以免出錯。

身正心正 「殿上虎」劉安世

人們常說:身正不怕影子歪。教小朋友端正的坐姿,也是修養儀錶的一方面。第五十課講到宋朝劉安世,課文曰:

「劉安世 見賓客

談論逾時 體無欹側

肩背竦直 身不少動

手足亦不移動」

劉安世會見賓客時,儘管談論時間很長,他的身體也不會歪斜,不僅肩背直立,身體不動,手腳也不移動,坐姿非常端正。

劉安世像,載於《晩笑堂竹庄畫傳》。(公有領域)

他辦完公務回到家,從來沒有露過懈怠的表情,即便長久坐立,身體也不會傾斜,而且他寫字不寫草書,也不喜好聲色、財利之事。他忠孝正直,猶如司馬光。

《宋史》稱劉安世為「殿上虎」。他不僅坐姿端正,為人也很剛正。他擔任諫官,扶持公道。在朝廷爭辯,有時惹的皇帝震怒,他就手執書簡站着,等皇帝怒氣消解一些,再重複前面的論辯。旁邊的侍者遠遠看着,都因為害怕,嚇得直冒汗,臣僚稱他是「殿上虎」,一時之間臣僚都很敬畏他。

馬援千里寄家書 教誡侄兒修口德

古人很注重修養口德、積口德。現代人也認同,口德能夠決定一個人的運勢。甚至也有人認為,人的命運好不好,取決於口德。

國文課第七十八課入選人物為大漢將軍馬援。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比如「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等就是出自於他。

馬援。(王雙寬提供)

其課文為:

「馬援誡兄子書曰

吾欲汝曹聞人過失

如聞父母之名

耳可得聞 口不可得而言也」

典出《後漢書》,講的是馬援率軍遠征交趾(今越南)期間,不遠千里傳寄誡子書,殷切地教誨侄兒馬嚴和馬敦,去掉議論、譏諷他人的不良習慣。希望他們能修口德,在聽到別人的過失時,要像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耳朵可以聽,但不能亂講。

除了以上這些典故,入選的人物故事還有:七歲的司馬光砸缸,智救小朋友;賈易不忍花費零錢,攢得百錢再還給辛苦工作的母親;程明道帶着敬意書寫文字。這些故事都很短暫,通常一課一個故事,大約三十字左右,言簡意賅,圖文並茂。小孩子認字的同時,也學會為人之道。令人感嘆,微言大義的漢語,在有限的課本上,架起了古今橋樑,任後人徜徉。

參考資料:
《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
《太平御覽》卷406
《宋史》卷320
《宋史》卷345
《後漢書》卷24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