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跡象預警:中國經濟危機或將來臨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9月09日訊】中美貿易戰陰雲綿延不去,中國經濟危機四伏。有韓媒8日報導說,在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中國的消費停滯,實體經濟增長放緩,資金緊縮等現象不斷加劇。其中一大明顯的跡象表明中國或將迎來經濟危機。

9月8日,韓國《中央日報》報導,今年1月至7月,中國的不履行債務規模為321億元人民幣(下同),2016年不履行債務規模最大,為385億元人民幣。

報導說,中國2018年前7個月的不履行債務規模接近2016年,規模已經創最新記錄。現在中國受資金緊縮影響的主要是民營企業

8月20日,中國最大的民營能源企業,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EFC)子公司,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1億元超短期融資券未按期足額償付本息。

7月份,永泰能源拖欠了114億元的證券債務;5月份,中國電池製造業中排名第三位的動力電池明星企業深圳沃特瑪資金鏈斷裂,公司停產;2月,手機供應鏈巨頭歐菲科技被金立欠款超6.2億元。

中國大大小小的銀行,大多數是為國有企業服務的。國企借錢,最背後有政府撐腰阻擋損失,可以保證銀行的收益。但民營企業則「自生自滅」,「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找高利率的影子銀行」。

以鏡頭行業為例,近幾年好多同行關閉工廠,遣散工人。2017、2018年,這種現象已形成浪潮了。

在模具行業深耕10多年,一直到目前擁有自己的企業的大型模具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譚永認為,造成中國製造業資金鏈緊張的原因有四:

第一個原因是: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導致競爭激烈,有利可圖的製造業湧入大量資金導致生產規模變大,而利潤越來越低。小客戶的風險更大,有倒閉或跑路的風險。

第二個原因是:稅收過重。一個正規公司,如果利潤30%,其中16%要交增值稅,剩下14%的利潤,到年底還要交30%的企業所得稅。

目前一年1000萬元、2000萬元營業額的中小企業,很多都關掉了,工作也不見得好找。

第三個原因是:人力成本高。工人的工資買五險一金,交個人所得稅,一個月付2萬的工資成本出去,員工到手的工資只有13000元左右。企業負擔在40%以上,沒資金進行技術升級,買設備。

第四個原因是:欠款拖欠風險,中國的製造業現實是幾乎沒有在收到產品後就馬上當場進行結算的。

以上這些因素反映在現實中,就是整個行業極度脆弱。本來行業利潤就薄,稍微遇到一點意外,企業就會出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火車頭作用的民營企業面臨生產效率停滯、工資上漲等問題,企業投資和民間消費也出現萎縮。

除此之外,近期人民幣匯率也不斷下跌至今年的最低水平,股市一路下走,中共央行年內三次降准,向市場釋放約上萬億人民幣。中共智庫一個名為《警惕出現金融恐慌》的內部報告日前在網上流傳,但很快就被刪除。

有經濟學者評論說,在明眼人看來,中國經濟不是「突然」陷入危機的,而是早已危機重重,並且處在危機之中至少已經有20年了。只不過,在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經濟的危機才突然急遽的浮現出來,並且,中共現在也掩蓋不住了,如此而已。

可以預見的是,中共的專制體制在這一波經濟危機中,很可能隨著中國經濟泡沫的破滅,即使不隨之同時崩塌,也會重重地受挫。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