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初漲 蟹魚新肥 烹茶煮酒話白露

【新唐人2018年09月08日訊】9月8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白露之後,秋意漸濃,傳統民俗中,有很多和這個季節相應的活動和美食,下麵來看本台記者的介紹。

白露是步入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氣溫降低,清晨會有水汽在地面凝結,形成水珠,露水日益加厚,稱之為白露。

古時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也就是說,白露到來的時候,大雁南飛,家燕北歸,鳥兒們紛紛蓄食用以備冬。

白露時節,秋水橫溢,魚蟹生膘,為了能在隨後的捕撈季獲得好收成,太湖畔的漁人們總會舉行盛大的香會拜祭禹王。禹王便是被漁人們稱為「水路之神」的治水英雄「大禹」。人們許願獻上秋冬之際捕撈到的第一尾肥魚,祈求他能保佑一方的平安。酬神的同時還會搭建戲台,排演「摺子戲」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歷過夏天的酷熱後,熬出了最濃烈的品性和獨有的甘醇清香,極受老茶客們的喜愛。

而白露時節的酒也香醇。其中以程江之水釀造的酒最為出名,舊時程水鄉一帶人家每年白露一到,便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造,清香撲鼻,略帶甜味。是待客的好食材。

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會在白露日採集「十樣白」,也就是白木槿、白毛苦等10種帶「白」字的草藥,用來燉雞燉鴨,喝了可以滋補身體,去除風寒。

民間相傳,白露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甚至相當於吃一隻母雞。而在白露前後多吃番薯,據說也有讓「飯後不反胃酸」的奇效。

自白露開始,涼意漸濃,很多人出現手腳冰涼、脾胃虛弱的症狀,此時要時常的搓耳,泡腳,補養腎氣。也應多吃些溫熱,補養的粥食,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