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原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25日訊】我們中國人的祖先,在剛剛有文字記錄的時候,是坐著戰車打仗的。先祖們將車戰轉為步戰,是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

公元前541年,如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還不是華夏的領地,但是是華夏的鄰居,集居著戎狄人的部族,與當時最大的諸侯國晉國相鄰,彼此常有摩擦。這年夏天,晉國的軍隊千乘戰車浩浩蕩蕩開向戎狄,準備打一場漂亮仗。

棄車從步破戎狄

晉國的兵車陣一進入戎狄的地界,就開始吃苦頭:太行山區山巒疊嶂、道路崎嶇,而戎狄們熟悉地形,並不正面迎敵,而是小規模作戰,不時出來襲擊一下晉國的車隊,令晉國的兵車不僅難有用武之地,反成累贅。這時有一個晉國的將領,提出了「毀車為行」的辦法,命令原來乘車作戰的兵士們下車,將部隊重新編整,成了一支新式的步兵。

這支新步兵把戎狄人惹笑了,晉國人向來注重車戰,這次一反常態,無車無馬,不是來找修理嗎?誰知道,晉國部隊雖是臨時組建的,卻有個好將領,一聲鼓響,三面包圍,把戎狄打得亂作一團。

這位將軍叫做魏舒,這場戰爭叫做大原之戰。從此步兵戰爭登入戰爭主流。魏舒的能力從此戰中可見一斑。

生命的最後六年,魏舒主持晉國國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聽懂隱喻拒「飯食」

公元前514年冬天,魏舒的兒子魏戊任地方官的梗陽,有一件案子久久未能裁斷,魏戊便將案件呈奏上來,到了魏舒的手中。

魏舒還沒處理案件,訴訟的一方就找來了,找來了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帶來了一個有歌伎舞女的樂隊。其實,魏舒在晉國和其它列國間享有崇高的威望,以不受賄聞名。魏舒一看,歌伎們個個婀娜多姿、風韻翩翩,心動了。雖然這隊女樂隊來了還要花錢養活呢,但魏舒打算接受了。

兒子魏戊急了,但是身為兒子,又不好意思當面和父親說這種事,便將此事委託給了兩個下屬,他們一個叫做閻沒,一個叫做女寬。魏戊說:「如果父親接受了這些梗陽人,那就沒有比這更大的賄賂了。」囑咐他們想辦法諫止。

一天,閻沒和女寬一起到了魏舒處,談完了公事,兩個人也不走,磨磨蹭蹭地到了用餐時間,魏舒就招呼他們一起吃飯。

酒菜端上來了,只見這兩個人不時地搖頭嘆息,把魏舒搞得莫名其妙。

春秋時期的上層社會,人們吃飯的時候,是不能聊天的。等吃完了飯,魏舒發問了:「我聽過吃飯的時候能忘記憂愁,但是你們卻一再唉聲嘆氣,究竟為什麼?」

閻沒、女寬正等著魏舒開口呢,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昨天我們兩人喝了酒,沒有吃晚飯,今天就覺得肚子很餓,一開始擔心飯菜不夠吃,所以搖頭嘆息。吃到一半我倆就開始自責了,將軍怎麼會讓我們吃不飽呢?因此又搖頭嘆息。」

他倆接著說了最重要的一句:「現在用餐已畢,下臣希望自己的腹和將軍的心一樣,飽了就可以啦。」

魏舒不愧為魏舒,聽懂了兩人的隱喻,把送到口邊的「飯食」推辭了。

這件事記載在《左傳》裡,原文是:「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原型。

歷史一路走來,小人君子的詞義變化很大。《詩經‧採薇 》說:「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意思是:駕起四匹馬的戰車,戰車雄駿又高大。將軍倚車而戰,兵士得到它的掩護。這裡的小人和君子是兩個不同的階層。如今它們已經演變為:小人——道德低下者,君子——道德高尚者。

閻沒、女寬給魏舒的隱喻,如今被用作卑鄙小人從自身出發,揣摩道德高尚者所思所為的意思。閻沒、女寬兩人地下有知的話,大約頭都要搖到掉下來啦。

參考資料: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左傳.昭公元年》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