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政:創新型社會是內在還是外在動力驅動的結果?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01日訊】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的許成鋼教授在大會報告中講到,發明創新主要是興趣、愛好這些內在性動力的驅動。我給他提的問題是我們經濟學者研究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主要是從制度、規則的激勵和約束等外在動力角度鼓勵各要素所有者實現要素的最有價值用途,比如,如果環境鼓勵發明、創新,發明成果可能就是發明者自己人力資本最有利使用的結果。許成鋼教授為什麼和自己的經濟學職業思維習慣完全相反,得出創新發明是興趣、愛好等內在動力驅動的結果?

許成鋼教授首先認為這是個好問題,通過解釋,認為至少重大的發明創造是內在動力,而不是外在動力驅動的結果。也就是在回答我的問題時,他部分修改了自己報告的結論。

筆者認為一個創新性社會的形成主要是興趣、愛好等內在動力驅動,還是由鼓勵創新的社會規則等外在動力驅動的結果,是需要仔細研究的。

在我國文化大革命期間,那麼多的專家、教授、科學家含恨自殺或他殺,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份子是臭老九、政治挂帥的外部環境下,請問有多人還能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等內在驅動去搞創新?連生存都困難,還有何可能談及興趣、愛好?

即使是現階段的我國,至少在政府、軍隊系統、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些社團組織的每一個單位均存在世界上絕大數國家對應機構均不存在的一群數量不少的專職黨務人員。同樣的機構,別人沒有這群專職黨務人員存在,可以運行得很好,我們有這群專職黨務人員,而且這群專職黨務人員還要領導這個機構的所有員工和事務,為什麼卻沒有別人運行得好?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幾個彈丸之地的港澳臺每所高校均無公款供養的任何政黨專職黨務人員,它們卻有很多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可是我們中國大陸每所大學都有別人不需要的幾百上千的專職黨務人員,按理應該有超級一流大學才對。多了這麼多人,不比別人做得更好,反而還是更差,難道這群人在中國每所大學起的是反作用?如果真的在起反作用,卻還決定機構其他人的命運,在機構裡面被視為最重要的人群,請問這是不是典型的逆向選擇?在一個逆向選擇盛行的外在環境,創新和發明的價值真的那麼被社會看重?個人的興趣真的那麼重要?

當然,如果解決了創新的外在驅動問題後,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發明創新。這時個人的愛好、興趣等內在動力就成為了發明創造的根本所在。許成鋼教授所處的環境解決了外在動力問題,因此他更看重內在動力。由此看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下,同一問題解決之道是不同的。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陳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