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上為何懸掛「明鏡高懸」匾額?

由於人們對「秦鏡」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將「秦鏡」改為「明鏡」,這樣「秦鏡高懸」便演變為「明鏡高懸」了。後來「明鏡高懸」這四個字始被掛上了公堂,象徵著官府的清正、廉潔。

說起「明鏡高懸」的來源,還得從一個有趣的傳說說起。話說當年劉邦攻入秦都咸陽,進入咸陽宮,巡視秦王室存放珍寶的倉庫,見其中金銀珠寶不可勝數,但是最令劉邦驚異的是其中的一面鏡子。《西京雜記》卷三中記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擁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從這當中,我們可以知道,這面長方形的鏡子,寬四尺,長五尺九寸,反正兩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勢走近它,照出的人影是倒立的人像。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臟六腑,每個部分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會從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術不正,被它一照就會發現她的膽特別大,心臟跳動也異於常人。

正是因為此鏡功能奇特,後來人們以「秦鏡高懸」來比喻當官的人明察是非、斷獄清明。唐代詩人劉長卿在《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一詩中寫道:「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後來,許多當官的人為了標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掛起「秦鏡高懸」的匾額。由於人們對「秦鏡」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將「秦鏡」改為「明鏡」,這樣「秦鏡高懸」便演變為「明鏡高懸」了。後來「明鏡高懸」這四個字才被掛上了公堂,象徵著官府的清正、廉潔。

「明鏡高懸」的另一種解說

「明鏡高懸」還可以寫成「明鑒高懸」「高抬明鏡」「明鏡鑒形」等。唐‧吳競《貞觀政要‧求諫》:「貞觀十六年,太宗謂房玄齡曰:「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懮勞,安能盡善?常念魏徵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鏡鑒形,美惡必見。」」《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伏乞相公高抬明鏡,昭雪前冤。」

──轉自《知史》

(責任編輯:劉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