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強:想批評無自由 若讚美你隨意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這句話出自法國作家博馬舍《費加羅的婚禮》,常常被評論人士引用,如果把這句話用在近日發生在中國電影市場的風波上,就變成了「想批評無自由,若讚美你隨意」。

近日正在全國上映的賀歲檔三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陷入了巨大的輿論風波。主要原因是這三部影片都沒有取得預期中爆棚的口碑與票房,觀眾惡評如潮,在豆瓣、貓眼兩大影評網站獲得了低評分。不料人民日報客戶端卻發表文章,認為豆瓣、貓眼兩大影評網站的低評分導致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讓這幾部電影票房蒙受損失:「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佈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雖然衡量一部電影是優秀或者是爛片的標準不僅僅是票房,但是觀眾肯定有發言權,因為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觀眾花錢消費就有喜歡和不喜歡的自由。決定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標,則是劇本、導演和演員以及劇組多種職能工作的質量,肯定不是幾個影評人和影評網站的評分所能決定,是先有了爛片,才有低評分,不是因為有了低評分影片才變爛,這也是基本的常識。因此,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奇談怪論,才會激起公憤。

近十年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增長,尤其是去年國產電影創下票房記錄,去年的《尋龍決》曾在這個檔期卷票房17億。這種中國電影市場繁榮的表面,造成了電影從業者和其投資者對中國電影市場和觀眾的一種印象和錯覺:「人傻,錢多,好騙」。于是,國產電影淪為純粹的票房遊戲,票房又被拿到資本市場運作,搖身一變成為投資工具。于是,場外巨資本趨之若鶩,歲末這三部失敗影片的背後是強大的資本投資萬達、樂視和阿里,以及各路電影一線大咖張藝謀、王家衛、成龍等人。《長城》的製作費用據說是1.5億美元,合10億人民幣,要收回投資,至少票房20億,《擺渡人》至少10億,目前看來,虧損慘敗已成定局。

目前的中國國產電影市場,就是用巨大的投資、華麗的明星陣容、蹩腳的CG特效、胡亂拼湊的劇情,用一部比一部更爛的電影刷新著爛片的底線,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地衝擊著觀眾的容忍底線。

急功近利,圖窮匕見,打快拳撈快錢,狂妄傲慢,欺騙成風,消磨著社會和人們內心僅存不多的信任和信心。這不僅僅是中國電影界的現狀,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整體現實寫照。

一個社會,沒有批評的自由、沒有言論的自由,那些被黨操控的媒體,只能發出對黨和公權力的讚美和阿諛之詞,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都是謊言,正是「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尤為惡劣的是,掌握著權力和資本的一方,公然利用公權力打壓觀眾和民眾的言論自由,在這次歲末電影風波中表現得漓漓盡致。因此,「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才變成了「想批評無自由,若讚美你隨意」。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