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美國製造」回家 「中國製造」回落

11月21日,川普公佈了其上任後的「百日新政」:「我們將協商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使工作崗位和工業重新回到美國。我的議程將基於一個簡單的核心原則:將美國置於首位。無論是鋼鐵生產、汽車建造,還是疾病治療,我都希望下一代的生產和創新都發生在美國,為我們的人民提供財富和就業。」

進入11月,美國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兩件大事:一是川普出乎預料之外的當選美國總統;二是美元指數創出13年以來新高。相對中共而言,如果說川普當選是災難的話,那麼美元指數走強則是災難中的災難。因為川普的當選,則意味著美國製造業的回流;而美元加息,重回強勢時代,不僅意味著「美國製造業回歸」,還意味著「企業現金回流」。中國大陸因為熱錢大量流失,人民幣加速貶值,昔日的「世界工廠」將成昨日黃花。

川普贏得美國大選後,關於美中雙邊關係,媒體討論最多的就是美中之間是否會發生貿易戰的問題。川普早在競選時就曾稱,他上任的第一天就要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川普指責中共操縱人民幣匯率,使其出口產品價格低廉從而擴大市場佔有額,使美國減少了百萬份工作機會。他在競選期間還發誓稱要對中國產品實行45%的關稅。這也可能是「政治素人」川普之所以逆襲上位,戰勝「老牌政客」希拉里,並贏得過去一直被人所忽視的美國藍領、低中產階層和沒有大學學位選民的秘密武器,從而改寫了美國政治,也締造了美國政壇神話。當然,也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至於川普上任後是否會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此前有不少評論一廂情願的認為,那只不過是喜歡「爆粗口」的川普為拉選票所說的「瘋人瘋語」而已,不可能對中共動真格。但在彭博電視採訪中,當被問及川普會不會真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時,川普的經濟顧問Judy Shelton卻明確回答:「他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說,川普主張打擊貿易對手的匯率操縱行為。

也有評論認為,「殺人一千,自損八百。」如果川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其結果是兩敗俱傷。但據匯豐銀行分析報告稱,2015年中美貿易規模為6,000億美元,若美國對中國收取45%的高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下滑52%,佔中國出口總量的9.3%。在中國的出口對像中,美國居於首位,佔中國出口總量的18%;而在美國的出口對像中,中國則位列第三,隻佔美國出口總量的10%。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機械、以及勞動密集、附加價值較低的產品;而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則主要集中在初級產業部門,如農產品、天然礦石以及汽車和飛機先進位造業。如果中國因此採取報復性關稅的情形,由於美國的GDP體量約為中國的兩倍,而且出口僅佔GDP的10%,再加上對中國這一出口對像的依賴程度不高,美國受到的影響將遠遠低於中國。

日本大和資本市場公司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賴志文預計,若川普將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關稅由目前4.2%上升至45%,將令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跌4,200億美元或87%。這意味著將使中國GDP下降4.82%或5,000億美元。這個還沒有把外商撤資計算在內。若五成外資撤離,再加上關稅,中國能有多大損失?!

海外媒體報導,歐盟與中國鋼鐵貿易談判,歐盟方就直接引用了美對中國輸美鋼鐵製品征收228%懲罰性關稅的案例。11月16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發佈的「年度報告」,則建議國會修改相關法律,禁止中共國有企業收購或控制美國公司。

實際上,對中國加收關稅,美國不僅每年能夠獲得約為89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而且還可減少約4,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最關鍵的是能夠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這對中國本來就已經連續下滑的出口製造企業和風雨飄搖的實體經濟,不僅是雪上加霜,而且還會因無數生產企業關門倒閉,致使中國大批工人失業,對中共政權穩定構成極大的威脅。而美國製造業從中國大陸回流到美國本土,則只會增加美國的稅收和就業機會,對美國來說相當於丟了芝麻撿了西瓜。

此外,川普對內通過大規模減少中產階層和製造業稅收,擴大內需、刺激生產,再加上「萬億」基建投資計畫,將會推動本土投資和製造業回歸,減少大量失業,從而奪回美國「製造業大國」的桂冠;對外通過收縮美國的外交戰線、減少承擔國際義務,則會削減政府開支,最終「讓美國再次偉大!」

還有不少大陸網民認為,川普當選雖然不利於中國經濟,但有利於中國政治;雖然不利於中國遠期利益,但有利於中國近期利益。眾所周知,過去中共一直用經濟的高速發展來證明其執政的合法性。如果中國的經濟不行了,那麼中共執政的合法性也就不復存在了。一旦川普與普京抱團聯合,無論是從遠期還是近期來看,也不論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來看,對中共都是一個沉重打擊。

《道德經》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面對冷戰以來世界新格局,對於中國「習核心」而言,既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倒逼機制」,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只有主動與世界經濟接軌,實行完全市場化的改革,才會有「中國製造」的明天!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