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奇:雙十節

清王朝宣統三年即辛亥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武昌革命黨人因製造炸彈不慎爆炸,致使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等被捕。八月十九日凌晨4時,3烈士慨然寫下「腥風血雨又新秋,滿目江河帶淚流,寄語神州群兄弟,來日勿負我丟頭。」在督署東轅門外,慷慨赴義被當眾斬首,人頭高懸於城門示眾。革命黨人不甘束手就擒,當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打響首義第一槍,各營回應,發動了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三千年的皇朝統治。以陽曆推算起來,正是1911年10月10日。第二年中華民國成立。7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提案擬定的3個國慶候選日一、清廷下詔遜位日1912年2月12日;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日1912年3月10日;三、南北議和協定日1911年12月18日。阿諛奉承者紛紛贊同第二方案。在「徵集全國教育家於北京」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湖北代表起義志士李廉方,當場提議「以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案」取而代之,李廉方引經據典,陳述法國和美國國慶都是開國革命的首義日,強調彰顯開國惟艱志士犯難之情操,並申述否定3個預定案和突顯以武昌首義日當為國慶日之理由,慷慨激昂,全場態度為之翻轉。表決時,出席者3/4舉手通過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提交臨時參議院審議。9月以蔡濟民為首的武昌起義將士,赴北京請願更加強了聲勢,終於民國元年9月24日經參議院通過,27日正式公布將首義日定為中華民國國慶日。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在《民立報》撰文主張國慶日應訂在陽曆之10月10日,並命名為「雙十節」使國人便於記憶,雙十節便由此誕生。

雙十節是紀念中國結束皇權專制統治的日子,是紀念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的日子,這才是中國人應當引以為自豪和光榮的國慶日

中華民國歷經千磨萬擊,外患內憂,終於沒能抵抗住共產國際支持下的中共,大陸淪陷退守台灣。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雖然守住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和法統,並在台灣真正實現了憲政民主。但卻拋棄了中華民國的真諦,放棄了對全體中國人民的責任,蛻變成了台灣小島政府。但是中華民國終究是屬於全中國的,因此,當我們在紀念雙十節的時候,我們相信未來走向民主的中國人民會接續辛亥革命的光榮歷史,在全中國範圍內重建中華民國政府。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