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一句話 得罪所有元老

【新唐人2016年07月21日訊】上世紀80年代,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期許日益高漲,中國社會走到了歷史巨變的一個十字路口。1986年年底,曾經主動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鄧小平,卻突然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全力支持中共黨內左派勢力發起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中國人剛剛看到的一點「小陽春」希望迅速破滅。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也頂着「放任學潮」的罪名被迫辭職。

這場巨變是怎樣發生的?鄧小平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趙紫陽高級幕僚鮑彤的秘書吳偉在《領導者》雜誌第46期,發表的《中共十三大前「反自由化」背後的博弈》一文,詳細回顧了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往事。

文章回憶,1986年是基層選舉年。已經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燃起了政治熱情的學生們要求舉行自由選舉,並自薦參加競選。但是選舉中的諸多限制和根本違反普選原則的一些做法,引起了他們的極大不滿和憤慨,學潮因此爆發。

12月初,從安徽開始爆發的學潮很快就蔓延到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西安、天津、長沙等大城市。在這次學潮中各地學生提出的口號,集中於發展社會民主,保障人權和公民權利、開放言論自由等政治改革方面。其中,也有不少人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中共的「四項基本原則」,指向一黨專制的政治體制。

在這次學潮初起時,12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主持書記處會議,對當時形勢做了三點估計。其中他表示,目前在學生當中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影響全局形勢;要善於引導,學會引導,不要壓,不要一下子頂回去,也不要放任自流,推波助瀾。

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萬里在會上也談到,民主是世界性潮流,這需要執政者要有相當的本領來駕馭這個局面。他提出的觀點是第一,不要出大亂子;第二,不要希望沒有這些事情;第三,要學會與社會對話。

12月中旬以後,學潮繼續蔓延而且聲勢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主持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工作的鮑彤和政改辦的研究人員們都憂心忡忡。他們擔心會不會由此引起局勢變化,特別是高層的政治格局的變化,以至影響正在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工作發生變化。

同時,學潮的進一步發展也加劇了中共黨內的一些元老和中共「理論家」們對胡耀邦的不滿,他們認爲胡耀邦對學生太「手軟」。

12月27日,鄧力群、王震、胡喬木、彭真、薄一波、余秋裏、楊尚昆七人一起到鄧小平家裏,分析學潮的嚴重性和危險性,認爲這是胡耀邦的姑息和領導無力的結果,認爲胡耀邦應該對當前的局勢負責。

12月30日,鄧小平在家中召集胡耀邦、趙紫陽、萬里、胡啓立、李鵬、何東昌等談話。他態度嚴厲地批評「從中央到地方,在思想理論戰線上是軟弱的,喪失了陣地,對於資產階級自由化是個放任的態度……」,鄧又說:「這些人之所以這麼猖狂,傳說是因爲黨中央裏面有個保護層。」這實際上就是不點名地批到了胡耀邦。

文章表示,鄧小平和中共的「老人集團」對胡耀邦的不信任由來已久。

據楊繼繩在他的《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一書中披露,趙紫陽在一次談話中談到,他認爲胡下臺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就是上文提到的胡耀邦在「反自由化」這個問題的態度,不像中共老人集團所希望的那麼「堅決」;引發鄧小平不再信任胡耀邦的第二件事,是胡耀邦對香港《百姓》雜誌主編陸鏗的談話。

1985年5月胡耀邦曾接受香港《百姓》雜誌主編陸鏗的一次長達兩小時的訪談。在陸的提問下,胡耀邦談了一些在改革中改革派和保守派鬥爭的情況。陸鏗回去後發表了長達兩万字的《胡耀邦訪問記》,讚揚胡耀邦,批評保守勢力,從而在中共中央高層,引起了軒然大波。鄧小平對楊尚昆說:「陸鏗打着奉承耀邦的幌子來反對我們!」從這時起,鄧小平對胡耀邦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胡耀邦下臺的直接原因是他同意十三大後鄧小平退休。吳偉在文章中分析稱,胡耀邦的這一句同意鄧小平退休,幾乎得罪了幾乎所有的中共黨內元老。因爲一旦鄧小平退下來了,所有的老人難免都要退下來。老人們剛剛平反和重返工作崗位沒有幾年,屁股還沒坐熱呢。從維護自己的利益出發,他們也不能讓鄧小平退休。胡耀邦同意鄧小平退休,就等於觸犯了一批老人們的利益,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

文章回憶稱,鄧小平和老人集團原來考慮到中共十三大讓胡「自然」退下來,平穩過渡。但學潮的出現和發展,讓他們不得不「提前解決胡耀邦問題」。在受到「反自由化不力」嚴厲指責後,胡耀邦「想到學潮將被鎮壓,一大批知識份子和好幹部將受到牽累,他徹夜難眠」。經過反覆思考,1月2日,胡寫了一封信給鄧小平,提出辭去總書記職務。

責任編輯:欣然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