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唐氣象恢宏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

當歷史走入大唐王朝時,唐朝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與當時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形成鮮明的對照,以致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一路遙遙領先。特別是初唐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締造的「貞觀之治」,如一輪皓月照亮人類歷史的整個夜空。她在文化、經濟、政治、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都遠遠超越以往的所有時代。其中央集權的律令制度,從法制嚴密、機構完備到官制規範都令人歎服。唐朝還開創了官修正史的先河,由朝廷設專職史官,負責撰修前朝的歷史。

而唐詩的繁榮、散文的復興以及傳奇的成熟,把人類文學史推上輝煌燦爛的頂峰。隨之而來的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造像、建築、冶金、製瓷、紡織、印刷、釀酒、焙茶……多元紛呈,絢麗奪目,達到盛況空前的地步。史稱「東至於海,南至於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繼糧焉」。人類社會在此時真正走入祥和、禮讓、安定、富足的歌舞昇平時期。

這盛唐氣象自然也遠播海外。當時,宇內諸國莫不知有唐,紛紛遣使前來,長安、洛陽更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外國人隨處可見,所以後來「唐」遂成了中國的同義語。而唐代對日本的影響至深。

建立邦交

因隋朝末年戰亂,日本停派使團。公元623年七月,留學中國的日本僧人惠齊、惠光等人搭乘新羅的使船回國,他們將唐朝的統一以及繁盛情況報告給日本朝廷。

《日本書紀》記載他們的上奏:「留於唐國學者,皆學以成業,應喚。且其大唐國者,法式備定之珍國也,常須達。」意思是說,日本留學唐朝的人已經完成學業,可以召回。而大唐這個國家法律完備,是個珍貴的國家,應該常常去。

留學生們的奏議引起日本朝廷的重視,不過由於當時聖德太子、推古天皇先後辭世,繼為執政大臣的蘇我蝦夷忙於解決政敵,扶立舒明天皇(629~641年在位),暫時無暇顧及外交。直到630年,局勢穩定後,日本才派出第一次遣唐使,與唐朝建立邦交。

唐太宗厚待遣唐使節

貞觀五年(631年)十一月,日本遣唐使來到長安拜見唐太宗,這對唐朝來說也是一件大喜事。當時唐太宗「矜其道遠,敕所司無令歲供」,意思是說他們遠道而來,所以今年就不用交貢物了,這使日本使臣深為感動。

他們在中國逗留了一年,對中國有了更多的了解。632年秋使團啟程回國。唐太宗特意派新州(今廣東新興)刺史高表仁持節隨使團去日本「往撫之」,一些日本留學生也同船回國。高表仁的官職高於前代前往日本的中國官員的職務,表明唐太宗非常重視與日本的關係。

高表仁在遣唐使和新羅的使臣陪同下,先到達日本的對馬島,之後到達難波津(今大阪)。日本朝廷給予隆重的迎接,派大臣大伴鳥養率船32艘及鼓吹、旗幟等迎於江口,其後由大臣難波吉士小槻、大河內直矢伏引導至館驛,再由伊岐史乙等、難波吉士八牛引導入館,賜神酒。

不過,後邊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據《舊唐書》記載,高表仁因與日本天皇爭禮而被拒絕,因此憤而揮袖而去,不肯宣讀朝廷的命令。其所爭之禮應該是高表仁要求其面朝北跪拜接唐皇的旨意,這再次表明日本渴望與上朝大國平起平坐的心理。

高表仁於633年正月歸國。

20次派遣唐使

在隋朝存在的短短30年裡,日本曾先後4次派出使節團和留學生。而在有唐一代,日本共向中國派出至少20次遣唐使。與以往朝代一樣,遣唐使在唐朝始終被認為是朝貢使,即他們起著日本王朝向唐朝皇帝進貢,並與唐締結外交關係的作用,因此遣唐使的主要使臣在大唐王朝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舉行外交禮儀和參加與唐確認關係的諸多儀式。

此外,遣唐使另一個任務是向唐朝學習法典、制度、文化,並將其輸入日本。與以往朝代不同的是,他們從中華文明的被動吸收與接受,開始轉向主動的、全面系統的學習和模仿,並以唐朝為模本,構築日本新的各種制度與文化。這是因為大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恢宏大氣,且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處於頂峰的王朝。

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根據目的、組織、航路的不同可以分作兩個時期,前期指第一次(630年)到第七次(669年),這一時期為朝鮮半島動亂期,與唐聯合的新羅和與日本聯合的百濟爭奪霸權。此時遣唐使的平均規模是兩艘船,120人左右。前往中國的路線一般從日本的北九州的博多啟程,沿朝鮮半島西海岸北上,橫渡黃海,在山東半島登陸,之後經陸路向長安進發。

這裡說說第二次和第三次派遣唐使的情況。日本第一次派遣唐使後,因國內問題,直到孝德天皇四年,即653年,才第二次派遣唐使,此次使團規模空前,超過240人,分乘兩艘船,隨行留學生眾多,史書上留下姓名的就有30人,其中還有一些大臣和貴族子弟。這表明日本向中華文明學習的高度熱情。但航行期間發生海難,只有部分人到達中國。

不過,艱險的旅途並沒有阻止使團的航程,654年二月,第三次遣唐使出發,十二月他們到達長安,朝覲了唐天子,獻上琥珀、瑪瑙等貴重禮物,此次押使高向玄理曾在隋唐學習33年,結交不少中國朋友。不幸的是,由於年事已高,加上辛苦跋涉,高向玄理在中國病逝,他與100年後另一位遣唐使大使藤原清河是遣唐使歷史上,被埋葬在中國的最高級別的使臣。

663年,唐朝和新羅軍隊聯合進攻百濟,日本發兵救援百濟,但百濟還是以慘敗告終。戰爭結果也使日本清楚地看到它與唐帝國之間的巨大差距,日本從朝鮮半島撤軍,其對朝鮮的野心,此後的九百多年沒有復萌。

此外,當時的日本發生內亂,遣唐使的派遣暫時中斷,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放棄向中華文明學習。在國內安定後,日本派出更多、更大的遣唐使團,並開始正式以「日本」為國名,繼續其學習的歷程。

701年,在間隔了三十多年後,日本再次派遣唐使。當時正是武則天篡位改大唐為大周時期。至894年,日本共派出13次遣唐使。後期的遣唐使的規模較大,通常由4艘共500~600人組成,最多的一次,人數超過650人,因此遣唐使還曾被稱為「四艘之船」。之所以人數增加,是因為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留學生、留學僧以及各種擁有技能的人員,這一時期的遣唐使更重於向日本輸出中華的法典、文化、文物等。

因日本與朝鮮關係惡化,朝鮮半島路線已無法行進,日本遣唐使後期改為經日本列島,直接橫渡東海,抵達長江沿岸地區。這一路線雖然航海天數減少,但危險性較高,幾乎每次都會有人員遇難。(待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