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帶來超級強大的「頓悟時刻」

【新唐人2016年04月01日訊】人在「頓悟」的時刻,大腦會釋放出伽瑪波。研究人員、作者J.C。曾經在《伽瑪波與靈感》(Gamma Waves and Inspiration)的文章中談到冥想生成超棒的伽瑪波,以及帶來的頓悟時刻。

有實踐者體驗到非常深刻的「靈性」

關於冥想的好處或理由是它可以讓心靈安靜,紓解身體的壓力。很多人都分享這方面的體會,而有實踐者則體驗到非常深刻的「靈性」。

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長年冥想者在進行冥想時的腦電圖(EEG)狀態,其結論如下:「冥想者伽馬波活動(25至42赫茲)的比例……在冥想前的休息狀態下(所謂『初始水平』)就比對照組更高……而在冥想過程中,大多數的頭皮電極(即感應器)都表現出更加顯著的差異,且伽馬波活動的比例比『初始水平』更高。」

2010年發表在《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es)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則比較了長期「內觀」禪修者與平常人的腦電圖。結論為:「冥想期間,額葉的THETA波(4至8赫茲)活動增加,頂枕部位伽瑪波(35至45赫茲)的強度也顯著增加……這一發現表明,長期內觀禪修有助於強化枕部伽馬波,加深長期冥想的經驗並提升認知力。」

2004年,神經學家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博士研究了西藏僧侶在打坐時發出的腦電波,發現有些僧侶產生的伽瑪波頻率比神經學的所有文獻紀錄都更強大。

2008年,戴維森博士又研究了被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藏傳佛教僧侶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的腦電圖,其頻率之高更是爆表。

冥想生理機制與睡眠有同樣好處

關於深度睡眠對人體和神經系統的裨益已有廣泛的闡述。從腦電圖狀態和呼吸節奏觀察,冥想的生理機制與睡眠很類似,似乎也有與睡眠同樣的好處。

冥想和睡眠的主要區別在於,冥想中的人可以有意識地主導大腦和心靈,而在睡眠中,思想會信馬由韁。

冥想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其對神經可塑性的影響,這是指人們改變大腦生理結構的能力。我們已經知道,伽瑪波與新的「神經元連接」有關聯。前文也論述了長期冥想者會大量產生伽瑪波,這毫無疑問會帶來裨益。

長期冥想者會大量產生伽瑪波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是位長期專註於冥想的人。提到體內和「幸福」有關的化學物質,人們多會想到一個術語——多巴胺。在大腦中,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將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送到另一個神經元)。可以推論,「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在伽瑪波頻率爆表、產生大量新的神經連接同時,也最有可能釋放海量的多巴胺。

人在「頓悟」時刻,大量產生的伽瑪波頻率約在40赫茲。科學家在僧侶身上檢測到高達80甚至200赫茲的強大腦電波。

──轉自《看中囯》

責任編輯:王蘭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