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立春

【新唐人2016年02月05日訊】2月4日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春」。在這一天,帝王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幾千年來中國民間也形成了固定的風俗習慣。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為從這一天開始,就進入新的一年了。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年法,當太陽運行到黃經315°時(每年2月3至5日之間),就是立春,意味著春天的開始。

立春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古人將立春節氣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此時東風開始送暖,大地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然而今天氣候的異常,冷暖顛倒,就會呈現出古人所說的亂象。

節慶與民俗

作為新年伊始的立春,官方和民間都有許多慶祝儀式和習俗,如鞭春、祭句芒神、拜太歲、躲春和咬春等。

1. 鞭春

大約從漢朝開始,京府與各地方官府於立春前一天,在正門前的東西兩側擺放泥塑的耕人與耕牛,提醒人們春天來了,準備春耕。

據《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後來,演變成真人扮演的「鞭打春牛」的活動。真人扮演的句芒神身穿綠色衣服,手執楊柳或絲杖鞭打土牛,象徵喚醒耕牛準備勞作,這就是所謂「鞭春」。官吏鞭春後,農民搶著把春牛身上的土片撒到在自家的農田裡,他們相信,這會給自己帶來好收成。

2. 祭句芒神

「句芒神」,也叫「春神」,其形象為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據文獻記載,早在周朝,就有隆重的「立春」儀式。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立春當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迎接主管農事的「句芒神」,祈求豐收。

3. 拜太歲

古時,以天干地支計算年月,六十年一個輪迴,而每年都有一個太歲神主管那一年的運程,即值年太歲,也稱流年太歲。六十位太歲輪流值年,每個人都有兩個太歲看管,一個是出生之年的太歲,一個是流年太歲。

相傳這六十位太歲神都曾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託生人間,有的是守護疆土、有功於國的將軍;有的是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地方官員,每個人都是中國倫理道德的楷模和備受世人推崇的學習典範。

「拜太歲」源於道教文化,是中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傳統習俗。早在元、明,拜太歲便列入國家祀典。流傳至今「拜太歲」在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東南亞十分盛行。

4. 躲春

傳統民俗有「犯太歲」之說。立春這一天,為了避免與上一年的太歲發生正面衝突,凡是犯太歲的人就要“躲春”。按現在的解釋,就是立春這天氣候交接,新的氣場可能對部分人群不利,所以要處處小心謹慎。「躲春」是指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要與人和睦,心平氣和地度過這一天。

5.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當日的特定吃食。雖然各地民俗不同,但大體上“咬春”的主要食物為蘿蔔、五辛盤、春餅和春捲等。

明清以後,「咬春」就是吃蘿蔔。明代《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清代《燕京歲時記》亦記載說:「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立春時最流行的食物是「春餅」和「春捲」。在晉代的《關中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不僅民間吃春餅,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頒賜給近臣。陳元靚在其《歲時廣記》中記載:「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蔔為之裝飾,置奩中。」

與春餅不同,春捲是油炸食品,其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書中曾提到過「薄皮春捲」和「子母春捲」這兩種春捲。明、清時,春捲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風味食品。春捲的餡主要是韭菜(或韭黃)、豆芽、粉絲等。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责编: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