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題:台灣人為何比我們更愛自己的家園和生活

2012年第一次台灣七日行,行程中的某一天,飯桌上,主人在祝酒詞中說:「台灣有美景,美食,但是最重要的是有美德……」聽到這裡,我猛然想到,半年前,在重慶的一場宴會中,主人同樣滿臉堆笑地一邊敬酒,一邊熱情地向來賓推銷:「重慶有美景,美食,更有美女,歡迎大家前來品鑒……」

儘管同文同種,但是在與台灣人的接觸過程中,隨時隨地都能感觸到兩岸人思維方式、生活觀念的巨大差異,並能從台灣人生活、做事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受到震撼。你不得不承認,當大陸人在三聚氰胺、地溝油、皮鞋膠囊的圍追堵截下,在教育、醫療、住房等N座大山壓迫下不得不更愛人民幣、更愛美國綠卡的時候,台灣人民卻深深地愛著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和自己選擇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台北搭乘計程車非常方便,黃色的車體很好辨認,車很多,即便多雨的季節也不必擔心打車難。台北的計程車,髒、破的車不多見,計程車自己為了生意好做,都會很注重車內衛生和裝飾。

的確,這些年來,和台灣相比,大陸城市大搞建設,更常見拆舊樓蓋新樓,隨處可見「破膛」路,文物建築被改建得面目全非甚至拆得七零八落,表面上欣欣向榮,物質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我們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隨之上升。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越來越不懂得包容,走在路上也是匆匆忙忙、目光獃滯、面無表情,人人都好似苦大仇深,哪怕擁擠不堪的地鐵上因列車晃動而導致的微小摩擦也能引發口舌之爭甚至拳腳相向。大陸和台灣的差距,已經不是在經濟、物質上,而是在思想觀念上,在文化意識上,在生活態度上,這些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沒有這些,再迅猛的發展勢頭都不可避免地等來強弩之末的一天。大陸人應該很慶幸中國還有台灣,大家還擁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而不是不斷地打破傳統和毀滅自然這一條道上走到黑。

半夜和一位曾在北京生活過幾年的台灣朋友逛台北市士林夜市,談論的話題,除了琳琅滿目的水果小吃、包羅萬象的台灣文化,就是千萬人爭論的究竟是北京好還是台北好,究竟台灣是不是像多數大陸人只能聽聞的傳說中的那樣好。其實,庸常的一較高下並無實質意義。北京和台北,一個是千年古都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現代集權體制政治文化中心,氣勢恢宏,宏偉壯觀;一個是新興的民主文明的國際化現代首府,以人為本,精緻細膩。北京人嚮往台北和台灣人仰慕北京是同樣的情感。朋友說,她在大陸生活的幾年,經常有人疑惑地問她:「台灣真像你們台灣人說得那樣好嗎?」直到那些人自己有機會親自來台灣看過之後,才被在台灣所遇到的一切深深折服,改變固有的偏見。

在這個以民眾需求為核心,以民眾的便利為宗旨的地方,你看不到權力的飛揚跋扈、趾高氣揚,也看不到暴發戶似的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只有為政者的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和成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心。在新北市,當我們走進市政府大樓大廳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走進了商場寫字樓,門口沒有保安盤問,人們可以自由出入,大廳裡還有小商店,可以買到報紙雜誌和果汁礦泉水。我們不禁有些疑惑,難道市政府不怕上訪戶,不怕恐怖分子來襲嗎?陪同人員笑著回答:政府官員怎麼可能膽敢把訪民阻擋在政府的大門之外,那也是把自己的選票拒之門外。想想也是,一個開明、開放的政權,一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政府,他的人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不是破壞者而是支持者、建言者。政府的責任是為人民排憂解難,政府應該以能為人民解決實質問題而感到驕傲。

從新北市政府走出來,我已能充分理解為什麼台北的捷運(地鐵)站都沒有安檢設備,甚至連維持秩序防範擁擠的工作人員都少見,在這裡,大家的身份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乘客,沒有誰會被看成假想的潛在破壞分子,也沒有人會打碎美德違反公共秩序。台北捷運四通八達,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時段,也不會出現乘客擁擠推搡,扒著車門也要擠進已經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的車廂的狀況,再著急,也要保持風度,再趕時間,也不必搶到別人前面擠進車廂。以人為本,在台灣最好的體現不是執政者的施政綱領,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學會了謙恭,禮讓,為別人提供方便,讓自己心安。

記得幾年前陳水扁鋃鐺入獄的時候,我和一名上了年紀的親戚聊起台灣政情,他說他一點不喜歡台灣。在他的信息源大陸電視節目中,台灣總是鬧騰騰、亂鬨哄,台灣人總是扯著嗓子大呼小叫地和人講話。來到台灣,你才能感受到台灣人平和,率性得讓人可愛。到台灣的第一天,朋友帶我去台北師大旁邊的書店,朋友說先要打電話確認書店當天是否開業,因為書店開不開業要看老闆心情,而你能以什麼折扣買到書,也要看老闆心情。這樣想來,老闆開業的時間,相比心情也不會太差。果不其然,書店老闆一看我是大陸客,所挑選的幾本書也對他的口味,立馬給了低折扣,還不斷地將他認為好的書推薦給我,恨不得讓我把書店搬走,直到實在拿不動了我才婉言謝絕,付了款,給每本書蓋上印章逃離而去。後來在誠品書店看到這些書,和我買下的價格相比,不知道要貴出多少。

台北師大書店老闆一樣如數家珍地推銷的台灣人,我在離開台北的第二天就在苗栗縣遇到另一位,他是華陶窯「窯主」陳文輝。當我們一行人趕到華陶窯時,雖然日已偏西,卻依然炎熱。已經等待多時的陳先生自然很高興,聲情並茂地向我們介紹他的傑作,生怕遺漏每一個細節忽視每一位客人。在這人間仙境般的植物園林中徜徉,聽著已經自我陶醉其中的陳老先生抑揚頓挫、慷慨激昂的解說,這「花、陶、窯、景、茶」等多文化相融的在地生活美學怎能不讓人忘我。從山上走下來是,我看到汗水早已濕透了陳老先生的後背。一位同行的大陸媒體人對我說,台灣人總是在覺得他們自己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會真心在意自己生產、創作過的產品,除了謀取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我們還能從自己的產品中獲取多少「剩餘價值」呢?

旅途中的一天,一位大陸媒體人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錢包裡除了少量現金,還有入出台灣的證件。翻箱倒櫃尋找了一番,未果,突然想起可能遺漏在酒店房間的枕頭底下。負責接待的人員馬上打電話給酒店尋求幫助,然後安慰他,說在台灣如果遺落東西在賓館酒店,一般不用擔心丟失。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酒店打回電話說錢包找到,可是我們已經離開賓館百餘公里,於是酒店決定派車將錢包送到我們的下一站。

中途休息時,我們在一排花生攤前,一邊品嘗花生,一邊選購。一位遊客大概是忘記了找零,攤主丟下正在排隊買花生的顧客,追出老遠。這些在台灣最稀鬆平常的生活細節,對於我們這些早已習慣防宰防騙防陌生人的大陸人來說,是多麼的震撼。

不得不離開台灣的前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凌晨一點鐘,我走出酒店,來到大街上,除了燈火輝煌,還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在輕鬆愉快地漫步,而隔不了多遠就有的便利商店,正在默默的營業中。在誠品書店,也還有不少的讀者在安靜地翻書。在台灣,安全不是問題,便利快捷不是問題,誠實守信不是問題,尊重尊嚴不是問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同樣不是問題。而我們,有什麼呢?

2012年以來,我已經四次行走台灣,台北、台中、台南、台東走過一遍又一遍,每次回來,卻總是想著下一次的前往。的確,台灣發展到今天,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族群割裂,政治紛爭,經濟停滯,等等所有民主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已經被我們的媒體過度放大,可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並不能埋沒台灣社會的諸多美德,雖然民主不是最好的社會,但是我們卻還沒出現更好的社會。所以,深入了解民主自由幸福祥和的台灣,想要體驗傳統文化現代化之美,不是靠口耳相傳,不是靠報紙電視,還是要來台灣聽一聽,看一看。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