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律所集體起訴阿里巴巴 官司走向引關注

【新唐人2015年2月4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近期,阿里巴巴於中共國家工商總局激戰一周後雙方迅速「和解」,但由此引發的美國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的法律行動並未因此而止步。目前,幾家美國的法律事務所已經就阿里巴巴涉嫌在去年9月在美國上市募股時,沒有充分披露公司的風險因素而提出訴訟,並已公開尋求阿里巴巴訴訟的帶頭原告。接下來,阿里巴巴的美國官司將如何走向,成為海內外關注的新熱點。

美國當地時間1月30日,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向紐約南區法院提起對阿里巴巴集體訴訟。60天內,有意成為帶頭原告的投資者可以到法院登記,之後法院也會在90天內指定帶頭原告。

據了解,所謂「帶頭原告」一般是指集體訴訟案中代表其它小股東與律師合作進行訴訟的個人或公司。通常來說,一些大型機構投資者願意充當帶頭原告來增加話語權,加強其公司的震懾力、影響力,也有助於提高勝率和賠償額度。

據美國的訴訟慣例,阿里巴巴可以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如果法官「採納」該請求,官司將中止;如果法官「未採納」這個請求,阿里的官司就會進入取證階段。在這個階段,原告可以要求去公司查看文件,要求與公司高管對話等。走到這一步,阿里巴巴公司將會陷入會非常麻煩的境地。因此,多數遇到類似情況的公司會努力尋求與原告達成和解。

據陸媒財新網披露,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的起訴書指稱阿里及其高管在公司的商業運作、財務預期和持續的監管風險三方面作出了失實和誤導陳述。其中主要涉及數日前阿里旗下的網購平台淘寶和工商局店爭議中爆出的2014年7月阿里巴巴和工商總局的那次「閉門會議」。律師認為,這次會談內容表明阿里巴巴的各種不可靠甚至違法的商業操作已經引起監管注意。

媒體報導的工商局「白皮書」指責阿里平台上有大量假貨銷售,甚至還出售禁售武器;阿里巴巴員工商家收受賄賂;平台放任商家通過偽造交易提高信用排名;阿里禁止商家參与競爭對手的促銷活動等內容都被納入起訴書中。律所認為,阿里的高管們在阻止誤導和虛假廣告方面不作為。

雖然,中共國家工商總局後來曾出面聲明該「白皮書」只是會議記錄,並非正式文件,沒有法律效力,但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郝俊波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說「這個文件的形式,究竟是白皮書還是會議記錄並不重要,關鍵是是否存在這些問題。」他表示,目前工商總局的表態進一步確認了這些問題的存在,工商總局宣稱這份記錄沒有法律效力這並不會影響美國律所的訴訟。

中國及美國紐約州律師陳立彤也認為,工商總局公開的這份會議記錄對於美國幾家律師事務所牽頭的這起集體訴訟而言是一份重要的證據。而且,工商總局後來的解釋更進一步坐實了這份證據的真實性。

此外,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還指出,2014年9月,阿里巴巴IPO後,兩位合伙人馬雲和蔡崇信都賣掉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股份。但在訴訟期內,由於沒有做出上述披露,阿里股價於11月13日一度高達120美元/股,11月公司還發行了80億美元債。

耶希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商學院副教授黃河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說:「美國的自由資本市場,對應的是嚴格的法制環境。這對不少在美國上市以及即將計劃來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據《美國之音》報導,正在香港出席青年就業論壇的馬雲星期一就淘寶與國家工商總局之間的這場爭議公開回應稱,他不抱怨中國的監管人員,但是「不希望被世界誤解成淘寶就是一個販賣假貨的平台。」

馬雲否認阿里巴巴有嚴重不法問題。他說:「我們考慮的是今天如何能在中國證明我們擁有一家優質公司,它和世界上其他大互聯網公司同樣透明、具有類似的價值和使命。」

阿里巴巴去年9月在美國上市,創下募股250億美元的記錄,成為世界級電子商務公司。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