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 不可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新唐人2014年9月5日訊】「中秋團圓」四字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對中國人來說,中秋節的重要性僅次於中國新年。這裡有很多故事。

中秋節習俗

據相傳中秋食用月餅的習俗起始於唐朝,北宋被稱為「宮餅」的月餅不僅在宮廷內流行,也流傳至民間,當時稱為「小餅」和「月團」。明朝時,已成為社會大眾習俗。

月餅寓意團圓美好,表達了民眾在月圓時分與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拜月,這種中秋祭月儀式始於周朝。除了節日外,古代女子很少有出門的機會。因此中秋節是女孩子最活躍的一天,後來廣為流行的「女子拜月」,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喜歡做的事情。祭月時,通常會先擺設一個大香案,擺放著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等祭品。將西瓜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位,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

賞月,古人又稱為「玩月」。走親訪友、把酒言詩、燃燈、放天燈、舞火龍、觀潮等等,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都熱鬧非凡。

中秋節不只是「月餅節」

雖然現今中國人依舊歡度中秋佳節,但對其深層文化意義了解的愈來愈少,似乎只剩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本身還有「團圓、豐收」等含意。不僅是贈送月餅禮品,還是增進友誼交流的節日。八月十五,絕非只是「月餅節」。

月餅應是分享食用

那月餅到底應如何食用呢?全在於分享。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享食用,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分享月餅時,應由家中最年長的長輩切下第一刀,然後由長輩為全家人分發月餅。全家一起賞月吃月餅的感覺,不是幸福能簡單概括的。

中秋團圓

中秋節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團圓。所以這天無論再遠,只要條件允許,作為晚輩就一定要回家和父母長輩歡度佳節。圓月亮賦予團圓和美的含意,寄託了親人相聚、思鄉的愁緒,因此傳統的中秋習俗體現了國人對團圓、和諧、幸福生活的憧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