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人養兒育女好心酸

最近大陸某網站有數據顯示,在中國養兒育女所需的花費早已從 2005年的49萬漲到如今的61萬。儘管漲幅相對總價來說,並非那麼離譜和驚人,然而這筆拋開學區房、擇校費、結婚買房等費用的巨額支出,若每月細數起來,仍是令人觸目驚心。

網上圖文並茂的列舉了以下數據:0到3歲的孩子平均每月需要花費2500元,其中用在飲食上的支出占比最高,達到 72.5%;3到6歲的孩子平均每月花費3000元,其中教育支出排在第一位,占比68.8%;6到12歲時,孩子開始上小學,每月的平均花費為2400 元,同樣是教育費占比最高,達到70.8%;12到18歲,是孩子成年以前最後的成長階段,也是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最重要的階段,因此每月的花費似乎更高,達到3150元,而其中65.5%的支出同樣是投在教育上;19到23歲,孩子或進入大學,或直接就業,又或者開始了一段新的更加獨立的生活,所以,在這一階段中,父母每月的投入最低,但也有2200元之多,只是教育的占比降至36.4%。

從這些分門別類、一一列舉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最不吝惜的。無論是孩子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還是朝著象牙塔衝刺的高中教育,都足以讓父母痛下血本,甘願為那僅有一線希望改變命運、贏得未來的填鴨式教育一擲千金。尤其是3到6歲孩子的花費中,高達68.8%的教育支出則更能說明,中國的家長似乎每天都在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決心而奔忙。隨著孩子正式走進學校,開始小學教育,父母們雖然降低了每月總共的消費支出,但用在教育上的款項仍是有增無減。直到高考之前,這項支出始終保持在強勁的勢頭以及較高的水平上。

如果說,為了讓孩子在千軍萬馬的高考陣勢中脫穎而出、勝利入圍,家長們從書店搬回一些應試資料,從尋求兼職的大學生中找到幾名家教,或者更給力的直接跟學校老師打好招呼,利用課外時間給孩子吃吃小灶,也許還能讓父母的投入找到消費的出處;然而,那些早已被減免了學費的義務教育以及理應寓教於樂的學前教育,又如何讓父母為那些額外的花費尋找合理的出處呢?

事實上,決定孩子3歲時便開始學前教育的家長首當其衝所要面臨的就是「入園難」的問題。它不但成為眾多父母談之色變、卻又不得不操心的棘手問題,更是各類媒體越來越毫不避諱的進行報導、引發輿論效應的熱點話題。中國公辦幼兒園的數量一直十分有限,而幼兒園內可容納孩子的數量也極為有限。於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中佔得一席之地,家長們紛紛順應著「有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潛在規則。無論是傳統的贊助費、跨地區入園費,還是新出台的「留位費」、「定位費」,父母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滿足幼兒園漫天要價的胃口和需求。而能夠解決資源有限、分配不合理等問題的教育部門卻是一副氣定神閒的做派,不但未能進行干預和調整,並且也樂在其中的順應著「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則,縱容著「入園難、入園貴」等教育亂象的持續發生。

這種在局外人看來實屬奇談怪論的教育亂象並非只是體現在孩子的學前教育上,而是貫穿著中國家庭的整個教育歷程以及父母為此奔忙、操持的每一個階段。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與其說父母是在為孩子能夠收穫良好的教育成果而嘔心瀝血、努力奮鬥,還不如說,是在為孩子爭奪那些只按權力、地位、收入來進行分配的有限資源而苦苦鑽營、殫精竭慮。在這段艱辛的人生歷程中,佔有資源、壟斷資源、控制並決定資源分配的政治集團始終在扮演著冷眼旁觀的角色,他們所期待與樂見的,不過是眾多父母在育兒的良苦用心的驅使下,在相互搶奪資源的競爭大戰中,心甘情願的將更多的利益輸送給自己。如此,當權者便成為了最大的、也是永遠的贏家。

可見,人人都應享受的教育權利卻在人為製造的不平等中被蠻橫無理的剝奪,父母一心為了孩子的舐犢深情卻被險惡的利用為向教育部門輸送錢財的動力。正是這種飽含著無奈與憤懣的動力,一直讓中國的父母承擔著不堪重負的、理應是計劃外的教育費用。因此對中國人來說,養兒育女不再是充滿著溫馨、快樂,能夠體會家庭幸福的人生片段,而是一段時刻充斥著壓力與焦慮情緒、且只為爭奪教育資源而不斷支付高昂費用的無限奔忙與辛酸的心路歷程。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