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国人养儿育女好心酸

最近大陆某网站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养儿育女所需的花费早已从 2005年的49万涨到如今的61万。尽管涨幅相对总价来说,并非那么离谱和惊人,然而这笔抛开学区房、择校费、结婚买房等费用的巨额支出,若每月细数起来,仍是令人触目惊心。

网上图文并茂的列举了以下数据:0到3岁的孩子平均每月需要花费2500元,其中用在饮食上的支出占比最高,达到 72.5%;3到6岁的孩子平均每月花费3000元,其中教育支出排在第一位,占比68.8%;6到12岁时,孩子开始上小学,每月的平均花费为2400 元,同样是教育费占比最高,达到70.8%;12到18岁,是孩子成年以前最后的成长阶段,也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每月的花费似乎更高,达到3150元,而其中65.5%的支出同样是投在教育上;19到23岁,孩子或进入大学,或直接就业,又或者开始了一段新的更加独立的生活,所以,在这一阶段中,父母每月的投入最低,但也有2200元之多,只是教育的占比降至36.4%。

从这些分门别类、一一列举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最不吝惜的。无论是孩子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朝着象牙塔冲刺的高中教育,都足以让父母痛下血本,甘愿为那仅有一线希望改变命运、赢得未来的填鸭式教育一掷千金。尤其是3到6岁孩子的花费中,高达68.8%的教育支出则更能说明,中国的家长似乎每天都在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决心而奔忙。随着孩子正式走进学校,开始小学教育,父母们虽然降低了每月总共的消费支出,但用在教育上的款项仍是有增无减。直到高考之前,这项支出始终保持在强劲的势头以及较高的水平上。

如果说,为了让孩子在千军万马的高考阵势中脱颖而出、胜利入围,家长们从书店搬回一些应试资料,从寻求兼职的大学生中找到几名家教,或者更给力的直接跟学校老师打好招呼,利用课外时间给孩子吃吃小灶,也许还能让父母的投入找到消费的出处;然而,那些早已被减免了学费的义务教育以及理应寓教于乐的学前教育,又如何让父母为那些额外的花费寻找合理的出处呢?

事实上,决定孩子3岁时便开始学前教育的家长首当其冲所要面临的就是“入园难”的问题。它不但成为众多父母谈之色变、却又不得不操心的棘手问题,更是各类媒体越来越毫不避讳的进行报导、引发舆论效应的热点话题。中国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一直十分有限,而幼儿园内可容纳孩子的数量也极为有限。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占得一席之地,家长们纷纷顺应着“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潜在规则。无论是传统的赞助费、跨地区入园费,还是新出台的“留位费”、“定位费”,父母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满足幼儿园漫天要价的胃口和需求。而能够解决资源有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的教育部门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做派,不但未能进行干预和调整,并且也乐在其中的顺应着“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则,纵容着“入园难、入园贵”等教育乱象的持续发生。

这种在局外人看来实属奇谈怪论的教育乱象并非只是体现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上,而是贯穿着中国家庭的整个教育历程以及父母为此奔忙、操持的每一个阶段。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与其说父母是在为孩子能够收获良好的教育成果而呕心沥血、努力奋斗,还不如说,是在为孩子争夺那些只按权力、地位、收入来进行分配的有限资源而苦苦钻营、殚精竭虑。在这段艰辛的人生历程中,占有资源、垄断资源、控制并决定资源分配的政治集团始终在扮演着冷眼旁观的角色,他们所期待与乐见的,不过是众多父母在育儿的良苦用心的驱使下,在相互抢夺资源的竞争大战中,心甘情愿的将更多的利益输送给自己。如此,当权者便成为了最大的、也是永远的赢家。

可见,人人都应享受的教育权利却在人为制造的不平等中被蛮横无理的剥夺,父母一心为了孩子的舐犊深情却被险恶的利用为向教育部门输送钱财的动力。正是这种饱含着无奈与愤懑的动力,一直让中国的父母承担着不堪重负的、理应是计划外的教育费用。因此对中国人来说,养儿育女不再是充满着温馨、快乐,能够体会家庭幸福的人生片段,而是一段时刻充斥着压力与焦虑情绪、且只为争夺教育资源而不断支付高昂费用的无限奔忙与辛酸的心路历程。

文章来源:《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