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部門做好房價下跌準備 陸媒曝房市真相

【新唐人2014年2月18日訊】在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是中共官方唯一的房價發布平台。而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是不少國人判斷樓市情況的一個依據。然而,日前已陸媒發文表示,現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房價數據已背離樓市真相正視房價數據背後的樓市真相,金融部門目前已在對未來房價可能下跌做準備。

中共喉舌媒體《新華網》2月17日發表《國家統計局發布:房價數據已背離樓市真相》一文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 每月發布的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多數機構對於2014年全國房價走勢都做出了「穩中有升」的判斷。但不斷披露的「空城」、「鬼城」、「公務員售樓」等案例說明,在許多區域,供大於求的風險在不斷積聚、迅速膨脹。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48個月里,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只有11個月出現環比下跌。在其餘的37個月中,上述指標保持持平或增長,且漲幅遠大於跌幅。其中,自2012年7月以來,上述指標已連續18個月保持上漲。按照慣常的市場邏輯,房價的持續上漲是追加投資的好時機,但事實並非如此。

文章分析: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資源分配是不均衡的,尤其房地產市場表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區域差異特徵。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吸引力大,房屋供應相對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廣大三四線城市市場規模小,且產業支撐的缺乏導致人口聚集程度低,房屋消化困難,房價也陷入滯漲。近年來,一些三四線城市因大規模推進房地產開發而導致房屋過剩,「空城」、「鬼城」、「公務員售樓」的案例不斷見諸報端。

而對於未納入房價統計的廣大中小城市而言,單個城市的市場容量並不大,但其總體規模卻相當可觀。缺乏這個龐大市場的數據,無疑是統計中的一大缺陷。

「在這種情況下,以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化作為依據,並對市場行動做出判斷,顯然已不合時宜。」文章寫道。

文章表示,房地產市場是區域市場,總體的房價變化無法反映區域市場形勢。對於市場參与者來說,要真正了解市場,需結合區域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房地產投資、在建規模、供地情況等指標,對市場的供需形勢做出判斷。

文章認為,「在房地產市場愈加分化的背景下,以70個大中城市為統計樣本的房價數據,已不能反映整體市場的走勢,甚至出現了明顯背離」。對於走資者來說,現在真正需要的顯然不是追加投資,而是促進消化庫存。

同時,大陸《網易新聞>也報導稱,中國正面臨經濟減速、產能過剩、地方債務、貨幣泛濫等五方面風險。在房價上漲原因不明的情況下,金融部門目前已在對未來房價可能下跌做準備。

分析指,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自2003年以來經過十多年的持續上漲,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面臨強烈的調整需求。而當前維繫房地產市場資金鏈條的是金融市場的「剛性兌付」潛規則。一旦剛性兌付被打破,風險投資被充分引入,影子銀行融資被規範,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鏈條就會斷裂。房價可能面臨全面失控部分城市「腰斬」。 

公開的資料顯示,從2013年開始,不少大型開發商已從三四線城市撤離,回歸一二線城市。有業內人士分析這種情況認為,房地產投資資金的撤出將加劇這種風險,不僅會導致房價出現下跌,也可能使得部分城市出現一批爛尾樓。這種局面不僅在鄂爾多斯和溫州曾出現過,且與近期香港樓市降價的邏輯如出一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