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禁忌「氣大傷身」 醫列生氣「八宗罪」

【新唐人2014年2月4日訊】「氣大傷身」是眾所周知的養生禁忌。但究竟生氣為什麼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其危害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其實,不論是從傳統的中醫角度看,還是從西方的現代醫學來看,發怒生氣都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中醫:「氣大傷身」的原由

首先,從傳統的中醫觀點來看,肝主疏泄。因而,大怒必然會影響肝的運行,造成淤積,進而對肝臟造成損害。

常言道,人非草木,焉能無情。中醫與西醫不同之處很多,其中之一是中醫不把人的肌體機械化,而是把它看成與人的七情六慾密切相關的一個有機體。所謂「無情之草木,難治有情之病」,指的就是人的身體機能會直接受人的情緒影響,有些因為情緒淤積造成的疾病,是難以簡單地通過藥物(草藥)治愈的。就生氣來說,俗語稱大怒傷肝,就是情緒對身體影響的一個典型例子。

其次,肝傷則脾傷,消化系統因此而容易失調。

中醫上講究五行,相生相剋,把身體當做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最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身體每個部位的疾病都可能由其他部位的疾病引起,也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

「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因此,如果因為大怒導致肝損傷,則會影響脾的正常功能,所以大怒也會間接傷脾。脾主運化,即消化飲食、運輸營養成分,脾傷則消化不暢。」人一生氣,就感覺不想吃飯,或者吃了飯很不舒服,就是因為肝脾受損,進而影響到了消化能力。

第三、肝腎同源,所以常生氣的人也會導致腎虛。

中醫上講,肝腎同源,如果肝長期不正常,必然會影響腎的功能。因此,常生氣的人,肝必然受損,久而久之,出現腎虛的可能性也很大。

由此看來,看似小小地生了一場氣,卻導致五臟六腑都不得安寧。而且如果無法克制自己的脾氣,經常生氣的話,這些病也無法通過藥物、手術等根治,因為導致人生病的病根是情緒失調。

西醫:生氣危害人體健康的「八宗罪」

美國《洛杉磯時報》曾發表的一篇報道稱,發怒生氣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八大危害。

1、令皮膚長色斑。

美國的醫學人員對5000名臉上長色斑的女性研究顯示,當人生氣時血液大量湧向面部,這時的血液中氧氣少、毒素增多,而毒素會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圍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產生色斑等皮膚問題。

而且,當女性處在情緒的低谷時,任何藥物對色斑的治療都顯得不盡如人意,而當其中一些女性的人際關係得到改善時,她們的色斑可以不治自愈。

健康小貼士:當你遇到不開心的時候,不妨雙手平舉,做幾次深呼吸,幫組自己把不良情緒排除。

2、引起胃潰瘍。

醫學研究表明,當人生氣時,腦細胞會工作紊亂,交感神經興奮,並直接作用於心臟和血管上,使胃腸中的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食慾變差,嚴重時會引起胃潰瘍。

健康小貼士:此時,你不妨按摩胃部,以緩解不適。

3、加快腦細胞衰老。

生氣會加快腦細胞衰老,減弱大腦功能,而且大量血液湧向大腦,會使腦血管的壓力增加。這時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氣最少,對腦細胞不亞於毒藥,憤怒時的思維混亂就是大腦缺氧的明証。

健康小貼士:你此時一定提醒自己坐下來,因為這樣會大大減少發生衝動的概率,也便於大腦的供血恢復正常。

4、令心肌缺氧

每一次的生氣都會引發心跳加快,心臟收縮力增強,血壓升高,血液變黏稠。大量的血液衝向大腦和面部,會使供應心臟本身的血液減少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臟為了足夠的氧供應隻好加倍工作,一通亂蹦,於是心跳更加不規律,也就更致命。

健康小貼士:此時請你盡量微笑,並回憶一些愉快的事,這樣可以令血液趨於均勻,心臟跳動恢復節律。

5、傷肝

生氣時機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從而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增加。

健康小貼士:生氣時馬上喝一杯水。水能促進體內的游離脂肪酸排出,還可以減小它的毒性。

6、引發甲亢

生氣令內分泌系統紊亂,使甲狀腺分泌的激素過多。甲狀腺是身體中參與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當你感覺到熱血沸騰的時候就是甲狀腺受到刺激了,久之會引發甲亢。

健康小貼士:你不妨放鬆坐下來,閉眼,深深吸氣,頭向前方彎下來,下巴緊緊抵著胸骨,然後慢慢抬起頭,呼氣。

7、傷肺

情緒衝動時,每分鐘流經心臟的血液猛增,對氧氣的需求也就增加,肺的工作量驟增。同時由於激素作用於神經系統,使得呼吸急促,甚至出現過度換氣的現象,肺泡不停地擴張,沒時間收縮,也就得不到應有的放鬆和休息,從而危害肺的健康。

健康小貼士:專注地、深而緩慢地呼吸5次,感受吸進呼出的空氣的溫度變化。這樣的呼吸可以讓肺泡得到休息,充足的氧氣還可以改善大腦的狀態,幫助我們冷靜下來。

8、損傷免疫系統

一旦生氣時,大腦會命令身體製造一種由膽固醇轉化而來的「皮質固醇」。「皮質固醇」是一種壓力蛋白,如果在身體內積累過多,就會阻撓免疫細胞的運作,讓身體的抵抗力下降,甚至會讓免疫系統昏了頭去攻擊身體的正 常細胞。

健康小貼士:在要生氣時,回憶自己做過的善事可以進入一種身心合一的狀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