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揚州風情

【新唐人2013年12月22日訊】揚州是一座具有249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即為華夏九州之一。自春秋吳王夫差築城以後,古代揚州幾度盛衰,他曾是我國古代水陸交通樞紐和鹽運中心,東南第一大都會、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稱。古城揚州的民俗風情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古樸純雅,令人陶醉。

揚州歷史上是一個戲曲之鄉,有著名的地方戲劇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音等,至今為民眾所喜好。還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揚州傳統工藝、漆器、玉雕、刺繡、絨花等,其歷史遠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近的繁盛於清代。

揚州的三把刀

到了揚州,如果問當地的人會有什麼獨特的享受,老揚州人會告訴你,揚州人有兩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揚州早茶再品嘗一下揚州特色點心,下午去揚州的澡塘泡個澡,這就是揚州人最好的享受。揚州的澡塘很有特色,可以說是多年以來形成的一種風俗,揚州擦背師傅的功夫也很到家,保證可以讓你活血解乏,渾身舒服。

此外,三把刀也是揚州的特色服務。「三把刀」即剪髮刀、扦腳刀、廚刀。剪髮刀:揚州理髮師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齊整,按額捶肩、頗有獨到之處。扦腳刀:用扦腳刀推、拉、磨、扦、摟、挖等絕技,使人舒暢無比。廚刀:揚州廚工善用刀法,刀功細膩,尤其在蔬菜,豆製品,肉片等做工上,使人讚不絕口。

揚州冬臘風腌

揚州人家入冬后,幾乎家家都要腌制各種蔬菜和魚肉,最常見的是腌大菜、腌蘿蔔、腌鹹肉、腌鹹魚。除了「腌」,還有「風」。可以風蔬菜,還可以風雞,就是大公雞不去毛,揉入粗鹽,外包荷葉,懸于通風處,約二十日即得,久則愈佳,還有風肉等。所有這些,揚州人統稱為「冬臘風腌」。舊時,人們冬臘風腌是為了「蓄以御冬」,現今食品供應豐富,沒有必要「蓄以御冬」了。如今的冬臘風腌是食品加工的一種方法,因為冬臘風腌后的食品有一種特殊的「臘香」,深受揚州人們的喜愛。

「寒菜」又叫做「鹹菜」,近郊菜農種植的這種菜似乎是專門用來腌制的,菜頭肥碩,菜莖細長,菜葉闊大,莖兒白嫩嫩的,葉兒青綠綠的,有一二尺高,二三斤重,故又叫做「大菜」。這種菜取其嫩者燒了吃,也很鮮美,因其嫩,一燒就湯汁四溢,故又稱之為「湯菜」。

鹹菜是青菜腌的。青菜如油菜,但高大得多。入冬,腌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凈,晾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腌了四五天的新鹹菜很好吃,不咸,細、嫩、脆、甜,難可比擬。

揚州燈會

農曆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是高潮,稱元宵佳節。也是揚州一年一度的燈節。《望江南百詞》中說:「揚州好,燈節慶元宵。絳蠟滿堂家宴集,金龍逐隊市聲囂,花鼓又高蹺。」揚州扎彩燈,集彩扎、裱糊、書畫、詩文、剪紙、刺繡、編結等技藝於一體。燈的式樣很多,有簡單普及的兔子燈、西瓜燈、元寶燈、荷花燈、蛤蟆燈……有工藝複雜的龍燈、船燈、麒麟燈、壽星燈……還有揚州特產琉璃燈。維揚燈會還和猜謎結合起來,稱為燈謎。

揚州時俗,十三日、十五日晚上吃圓子,十八日晚上吃面,俗稱「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 二月二,龍抬頭 到了二月,春意萌動,天氣漸暖,春耕大忙即將開始。揚州民俗,出嫁女兒於二月初二帶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揚州有「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帶活猴(外孫)」之說。

揚州其他風俗

百花生日,農曆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也稱花朝。揚州時俗,花朝日用紅布條系在花枝上,謂之掛紅,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

三月初三,也是傳統的踏青挑薺之日。民諺有「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之說。踏青挑薺,採回薺菜,或包餃子,或做圓子,滋味特別鮮美。此外,三月三還是江都仙女廟逢集的日子。立夏嘗新 立夏之時,早種的果蔬菜已成熟登盤。

揚州人立夏所嘗之「新」,有櫻桃、新筍、青蠶豆、揚花蘿蔔,鰣魚或鹹鴨蛋。此外,揚州人還有立夏稱體重,吃綠豆糕、茶葉蛋的習慣,說是這天吃了茶葉蛋,夏天可以不中暑。端午節端午節在五月初五,揚州人口語稱「五月節」。

五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忙著包粽子。粽子是用新鮮蘆葉(俗稱粽絡)包裹糯米製成,有的還摻紅豆、蠶豆瓣、紅棗、鹹肉、鮮肉、火腿、香腸等,味更鮮美。這天,揚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飯喝雄黃酒和吃「十二紅」的習俗,還有插蒲艾以驅邪和用艾草煙熏室內的習俗,也有划龍船的習俗。

六月六曬伏,揚州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說法。「紅綠」是指五顏六色的衣物。此俗現在已不限於六月初六,只要進入伏天都可以晒衣物,故又稱「曬伏」。六月六,揚州還有吃餃子的習慣,說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

六月十九觀音會,相傳陰曆六月十九為觀音菩薩生日,揚州信佛的男女都要到觀音山燒香,人如潮湧,熱鬧非常。四鄉八鎮的人,也都紛紛趕來。上山的路上,有些特別虔誠的信徒,在膝蓋上綁了紙,走三步就叩一個頭。六月十九算是正日,但六月初一就開始有人燒香,直到六月二十以後,才算完了香事。

七月初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日,揚州人有七月初七看巧雲和月下穿針應「巧」的習俗。舊時七月初七出生的孩子,多取名「巧」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