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楚雄民族的風情火把節

【新唐人2013年11月8日訊】雲南楚雄州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區。在該地區的火把節因其隆重而聞名中外。火把節是彝族、白族、傈僳族、納西族、哈尼族、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因民族和地區稍有差異,在節日期間,家家宰雞殺牲吃「坨坨肉」,還有名目繁多的活動。節日期間,入夜後男女老幼各持火把,場景宛如「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

火把節多數在夏曆六月二十四日起舉行,節期至少三天。從火把節的前一個月開始,人們開始準備工作。

人們要從山上砍來干竹子或割回干禾草,捆紮成火把,按家人耍火把的人數,每人以三把計算。要準備豬、牛、羊,家境不富裕的也要備雞,要找蕎面,並加當年播下的新蕎做成三根條型的蕎粑,以示五穀豐登。

每年到火把節的前一個月即農曆五月,各地彝族放牧娃們就帶領其他夥伴,拿起繩子,唱起山歌,漫山遍野地去取又長又直的干蒿枝做火把。涼山地區的火把一般都用干蒿枝作,而不用竹子或松枝。其原因一是苦蒿有祛污避邪的功效,彝人埠嘴祛污時,先在瓢內的水中,放幾根蒿葉,然後把燒紅的石頭放進去祛污;二是苦蒿為救命草,遇到災年,嫩蒿尖和葉,捶絨洗凈后可以和麵食用。一把把蒿枝火把做好后,太陽大時拿出來爆曬數日,待十分干后,放在柴堆或樓上精心保管,以免受潮。火把當然做的越長越多越好。

大人們還要準備兩件事:一是準備火把節的祭牲品。祭牲品一般都是以前習慣用什麼就準備什麼,如以前習慣打牛的就準備牛,宰羊的就準備羊,殺豬的就準備豬,殺雞的就準備雞,以圖吉利。二是準備家人的過節服裝。衣服、褲子、頭帕、鞋襪,需要做的做,需要買的買,需要洗的洗。「過節穿破爛,不窮勝過窮」,過節穿破爛衣服,不僅本人丟面子,而且會影響家庭和家族的名聲,所以人人盡量穿好。

彝家姑娘們要準備頭帕、綵衣及彩裙、彩葦等,有的姑娘還為自己的情人趕製衣褲、腰帶及花包;小夥子們也為自己的情人購置銀領扣、耳環或耳墜,甚至有的還專為情人擀制藍色披氈,買黃布雨傘等。因此,有的藝術家稱彝族火把節為充滿情戀的情歌會;稱彝族是一個火的民族;稱彝族地區是一塊被火把燒紅的土地;稱彝區是一方美麗富饒而神奇的山水;稱火把節時的彝山,是一幅重彩塗抹的油畫,一支清音繁複的歌,一點都不虛誇。

婆家接兒媳,凡是在當年或頭幾年已為兒子娶了媳婦但還沒正式來安家者,每年要在火把節時將兒媳接回來過節,併為兒媳備點返娘家的禮物,或羊腿或牛肉、豬肉,等兒媳過完節返家時帶走。有的是兒子和兒媳一起背上禮品專程去見岳父和岳母,兒媳娘家也就為此贈給女兒一些衣物或其它東西,也給女婿特製一套新衣褲,有的富有者還給女兒家放發銀子和其它錢物,有的是給女兒女婿牽牛牽羊、送豬送雞等,叫其女兒家發家致富。有的人家還要舉行迎接外孫儀式。

除了各戶自己準備各種過火把節的食物以外,每年全村還要集資買一頭或數頭牛來宰殺,以示眾人一心敬火神祛災。村裡指派一、二人到外地去選購又大又肥的黃牛或水牛。各家各戶都派專人到漢區街上採購酒、糖、麵條、水果之類的節日食品。有的是自己節日期間吃,有的是專門為了送人。

到了節日的當天,入夜時,各家各戶燃起預先紮好的松明火把,留一支插在門樓上,然後男女老幼各持火把,奔赴山崗田間,以火照田,舞火為嬉。頃刻間,蜿蜒的山崗上條條「火龍」上下騰躍,星花飛濺,元代詩人文璋甫曾賦一絕寫照此景:「雲披紅日恰含山,烈炬參差競征還。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足見氣勢之壯觀。

嬉火時最有情趣的活動是「潑火」:人們用左手執著一束燃燒的火把,右手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把摻著松香的「香松面」,相互朝對方的火把上潑撒,只聽到「嘭」地一聲,一團金星耀眼的火焰騰起,煞是好看,其義類同傣族的「潑水」祝福。然後,眾人再聚集到村寨的寬闊地帶,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踏歌起舞,通宵達旦……

火把節的傳說

雲南彝族傳說,從前彝族有個叫阿提拉八的大力士,有拔山之力。因在比武中摔死了天上的大力士斯熱阿比,惹怒了天菩薩。為了懲罰他,天菩薩派出大批蝗蟲、螟蛾來吃地上的莊稼。阿提拉八於是在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率眾點火燒蟲。從此人們定這天為火把節。

雲南白族傳說,唐時,南詔王皮邏閣欲吞併其他五詔,命人建造一座易燃的松明樓,然後邀請其他五位詔主到此聚會。鄧賧詔主行前,其妻慈善夫人勸阻無效,便把一隻鐵鐲戴在他的手腕上。五位赴會的詔主果然遭到毒手,待慈善夫人趕到時,松明樓只剩一堆廢墟。民眾從四方趕來,點燃火把,幫慈善夫人在黑夜中尋找丈夫,終於發現一具套有鐵手鐲的焦骨。慈善夫人悲憤萬分,抱著丈夫的屍骨縱身跳人洱海。這天正是六月二十五日,此後人們每逢是日燃起火把,表示對慈善夫人的敬仰與懷念。

雲南拉祜族傳說,從前有個惡人,專吃人的眼睛。一位善人知道后,每天找田螺給他吃,使他不再吃人的眼睛。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善人沒找到田螺,便買了一隻羊,給它安上一對蜂蠟做的角,點燃以後,讓它去山上喂惡人。羊在山上跑,兩隻蠟角把山上照得亮堂堂的,惡人以為到處是火,忙躲進一個岩洞,並用一塊石板把洞口堵好。日子一久,惡人無力搬掉石板,最後被岩洞里冒出的水淹死。從此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人們高舉火把,以示慶賀。

明清時期的雲南史籍和志書上,亦有關於火把節來歷的種種記載。《記古滇說》、《滇史略》等對白族火把節的說法,多稱起源於唐開元十八年(730)皮邏閣陷害五詔詔主故事,與前述民間傳說基本一致。《萬曆雲南通記》則稱:西漢元封(前110-前105)年間,漢將郭世忠為達到霸佔大理酋長曼阿奴之妻阿曼的目的,害死了曼阿奴。阿曼假意答應于郭世忠,要求郭世忠允許她祭奠亡夫,焚毀原夫給她的衣服,再換上郭世忠所給的衣服。在郭答應的第二天,阿曼引刀自刎,身撲火中。那天正是六月二十五日。大理人哀之,每歲日燃炬聚會,憑弔阿曼。《滇系·雜載》則說:「火把節即星回節,六月廿五日,農民持炬照耀田間以祈年」,並謂節日的來歷與諸葛亮南征有關,「武侯征南,於是日擒孟獲,侵夜入城,城中父老設庭燎以迎之」云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