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人物】人權小鬥士——馬拉拉

【新唐人2013年10月11日訊】馬拉拉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只想做一個普通的學生,上學讀書。然而,當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區被塔利班控制之後,她的噩夢也隨之而來,塔利班開始強行禁止當地女孩子接受教育。

但是馬拉拉,她要讀書。

這個倔強的女孩兒,不僅每天繼續按時上學,還開始在網絡博客上,為所有無法讀書的女孩子們發聲。漸漸的,她的名字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影響也越來越大。

塔利班對她的死亡威脅一次又一次傳來,馬拉拉爭取人權的聲音卻越來越響亮。2011年,南非聖公會主教授予她國際兒童和平獎,隨後她又獲得巴基斯坦國家青年和平獎。

終於,馬拉拉的堅持激怒了塔利班,一名恐怖份子在馬拉拉的校車上,對著她開了致命一槍。

馬拉拉:“在2012年10月9日,塔利班往我的左額開槍。他們也向我的朋友們開槍。他們以為子彈將會讓我們沉默,但他們失敗了。”

在彌留之際,馬拉拉被送到英國救治。此時,全世界都知道了馬拉拉的名字,在全球關注下,她竟奇蹟般活了下來。

經過浴火重生,馬拉拉有甚麼不同嗎?

馬拉拉:“我的生活沒任何改變,死去的是懦弱、恐懼與無助。隨之誕生了堅定、力量與勇氣。”

康復後,馬拉拉成為倡導兒童受教育權利的全球大使,並出版自傳《我是馬拉拉》一書,在書中,她回憶了遭槍擊後從昏迷中醒來時的迷茫、恐懼,以及隨後的生活和讀書的狀況。

她,還是那個馬拉拉,只是經歷過生死,尋常人的愛恨都無法再成為這個16歲女孩的羈絆。

馬拉拉:“我在這裡呼籲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希望塔利班、所有的恐怖份子和極端分子的兒女都能接受教育。我甚至不怨恨那位向我開槍的塔利班成員。即使我手上有支槍,而他就站在我面前,我也不會向他開槍。”

2013年7月12日是馬拉拉16歲生日,聯合國規定,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有了一個名字:“馬拉拉日”。

馬拉拉:“馬拉拉日不是屬於我的日子。今天屬於每一位為自己的權利說話的女性、男孩兒和女孩兒。”

就是這樣一位年僅16歲的女孩子,被賦予了超越常人的睿智與見解﹔就是這樣一位年僅16歲的女孩子,自願承付起厚重的使命繼續前行,也許她的人生注定將會與眾不同。

馬拉拉:“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們。我們要爭取自己的權利,我們要用自己的聲音帶來改變。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聲音所具有的能量與力量。我們的聲音可以改變世界。”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