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何清漣:中國現代化的陷阱(八)

【新唐人2013年9月29日訊】【導讀】1997年,一本後來被稱爲是「改變世界對中國經濟改革評價」的書稿,在歷經一年多,輾轉中國九家出版社後,以《中國的陷阱》爲名在香港出版。次年在被刪去了數萬被認為是敏感的文字後,這本書以《現代化的陷阱》為名在中國大陸出版。此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反響,上至官員下至工人爭相閱讀,使它成爲學術著作中罕見的暢銷書,並很快在中國大陸被列為禁書。何清漣女士在這部著作中對中國的經濟改革,以及改革後的社會狀況做了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可以說這是一部中國的改革史,但與官方的歌頌版完全不同。2003年9月,《現代化的陷阱》的修訂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由美國博大出版社在海外出版,作者結合她到海外後所獲得的最新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更新了全書近三分之一的內容。2005年何清漣女士為德國版再次對《中國現代化的陷阱》進行了修改。

1998年10月8日美國《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ctober 8, 1998)亦發表長篇評論China, The Great Leap Backward,推介了這本書。隨之美國《遠東經濟評論》、《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等二十余家報刊雜誌也予以報道。英國、法國、挪威、紐西蘭、瑞典、荷蘭等國的報刊雜誌電視台等也都採訪過本人,並對此書做過報道。該書當年被全國眾多報刊列為中國暢銷書榜首,亦被席殊書屋舉辦的一次由全國五十位著名學者擔任評委的民間學術評獎活動評為1998年度中國十大好書之一。該書在2000年中國的「長江《讀書》獎」讀者評選中被評選為最佳書而獲「讀者著作獎」。 2002年11月,《現代化的陷阱》日文版一書由日本草思社出版。

2003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即《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由香港博大出版社出版。TaiwanNews 出版社於2004年1月以《中國的陷阱》為名出版修訂版。2006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德文版由德國漢堡研究所出版社(Hamburger Edition)出版。 這裡連載的是何清漣2005年為德國版出版而重新修訂的版本。

(接上期) 第一章 社會主義的免費午餐:股份制改造

三、「淮桔成枳」留下的思考

在利用股份制重組國有企業改制熱潮中,政府和理論界注意的主要是「管理功能」,但不少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卻只注意到股份制的集資功能,並且主要是因為這一點而踴躍參加「股份制改造」的。相當多的企業經營者在進行所謂「股份制改造」時,千方百計地爭取超規模發行股票,目的就是想方設法多籌集一些資金。但由於政府的著眼點與企業的出發點有相當距離,企業「改制」以後,大都採取一種「瞞上不瞞下」的做法,對政府只要彙報自己如何通過努力改變了企業的管理機制,使政府主管部門有業績向上申報就行,股金的運用則基本上處於不受監控的狀態。因之在資金的使用上就出現了許多問題:有的將籌集的資金拿去放高利貸,有的拿去投放至「泡沫經濟」領域,炒房地產、股票、期貨。還有的企業在投資時,不遵照法定程序和募股書中對股東的承諾,隨意支配資金,改變用途。由於投資隨意性很大,不少企業的資金最後都被套在房地產、股票等投資項目上,經營困難。連股東的基本利益都沒法保證,更無從去談企業履行對社會的責任。

從實踐後果來看,「股份制改革」這張所謂企業改制的「王牌」失靈,除了上面所談到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外部原因,那就是中國大陸目前缺乏和「股份制」這種企業體制相適應的社會環境,尤其是沒有股份制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法治環境。

按照國際慣例,股份制企業通過終極所有權與法人所有權分離而形成的獨立法人資產,以及股份公司的法人地位等權利,都必須由法律賦予並加以保證。其它諸如股權的分散化、終極所有權、法人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股票的上市發行與自由轉讓等等,均牽涉到非常複雜的外部關係和內部關係。要處理好這些關係,需要相當完備的經濟立法,諸如證券交易法、公平競爭法、證券投資保護法等。如沒有一個完善的法治環境和配套法規,必然導致混亂。中國大陸的股票一級市場屬於「草鞋沒樣,邊打邊像」,實踐在先,法規在後,總是在發現一些問題后才匆匆忙忙地出台相應的法規,這就給「內部人」展開尋租活動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機。股票二級市場也同樣極不成熟,股份制企業進入和退出都沒有完備的規則,加之政府對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監督不力,導致利用內幕消息與憑藉資金實力操縱股市行情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使股市成為過度投機活動滋生的肥沃土壤。遠的不說,僅以1996年中國股市為例,這一輪股市狂潮根本不是某些中國大陸傳媒所說的那樣,是「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提前反映」,而有著其深刻的社會背景:一方面,銀行由於居民存款高速增長而背負著相當大的利息支出壓力;另一方面大部份國有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急需通過直接融資籌措大量資金。上述兩方面情況決定了國有企業必須通過上市解決資金問題,但長久的低迷熊市已使大部份投資者裹足不前,要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市必須要發動新一輪行情。這種社會背景使得中國股市在1996年帶有相當大的投機色彩,大量的投機資金在短期內頻繁進出股市,最高的一天竟達250億的成交量。與此相隨的是大量「消息靈通」人士利用內幕消息和資金實力操縱股市行情,就在1996年12月初,中國證監會對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28家機構在股票發行過程中違規拆藉資金一事進行查處。據證券業人士透露,這種違規拆資在證券行業相當普遍。(註27)

被吹捧為「機會的天堂」的中國股市上面充斥著各種通過腐敗賄賂行以上市的公司,中國股市日益墮落為一個大賭場。2001年1月,吳敬璉在中央電視台發表了著名的「賭場論」,另外五位經濟學家如厲以寧等人公開回應吳敬璉的觀點,由此揭開了中國股市大討論的序幕。2001年8月,許小年發表了《調整中的中國股市》一文,該文認為中國股市身患沉痾,很難通過調整治療,必須重起爐灶。這一觀點後來被市場解讀為著名的「推倒重來論」。(註28)到2005年,中國股市已經陷入非常低迷的狀態,《華爾街日報》2005年4月21日在頭版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崛起,股市沉沒,中產抗議》的文章,指出中國股市不斷下跌正引發社會不安,隨著中國股市創出6年來的新低,中國6,000萬散戶投資者卻發出刺耳的不和諧聲。而到了2005年7月上旬中國股市再次逼近千點指數,國內對股市前景預測已經是一片悲嘆之聲。(註29)

四、中國政府在股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說中國政府在1998年前還裝模作樣反對股市投機,那麼到了1998年以後,政府悟出了用股市圈錢是化解金融危機的一條途徑,乾脆公開為股市泡沫造勢。最典型的事例是1999年5月19日讓中共中央的「喉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公開鼓勵中國公眾入市炒股,為政府圈錢造勢。於是中國股市近幾年常常出現這麼一種惡性循環:在股市萎縮時,鼓勵銀行貸款給機構入市炒股,等股市拉高時,又開始「查處」銀行違規放貸。如2001年2月底,在政府鼓勵下,不少機構大戶貸款入市,股市暴漲。到了7月份,政府主管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又開始查處數家商業銀行「違規貸款」一事,造成大量資金退出股市,在一個月內,中國股市總市值縮水7,000億元,下跌幅度為14%。(註30)近幾年中國股市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暴漲暴跌,過度的投機色彩使得證券市場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的能力嚴重受損,長此以往,資金市場將失去一條腿。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中國的《證券法》出台,中國政府領導人不斷在各種公開場合表示要對證券市場進行「規範」的時候,證券市場卻出現了許多嚴重違法的事件。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國有企業拖欠銀行貸款日益增多,中國金融危機隱患已經非常嚴重。中國各級政府為擺脫財政危機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不少根本不符合上市資格的國有企業都被各地政府推到市場「圈錢」,此後證券市場與基金黑幕各種醜聞不斷。

1999年,首先是海南「瓊民源」造虛假報表,使股價在兩年之內上升了1,000%以上。(註31)此事被揭穿以後,造假之風不僅沒有遏止,反而越演越烈。比較有名的是被譽為「海南支柱性產業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興業聚酯公司(交易代碼為600259)。該公司於2000年5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不到一年時間,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所擁有的股權就被全部質押或凍結,由此帶出一連串問題:項目從未真正驗收,公司從未盈利,銀行貸款動機可疑,內部職工股去向不明等等。而這一切問題又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股票上市的規則相悖。事後根據調查,這一公司的上市所需的項目竣工報告是由政府部門「海南省工業廳瓊工紡字(1998)245號文件」替代的。(註32)海南省政府部門在這裏扮演了一個非常可疑的角色。

2001年8月被揭穿的「銀廣夏事件」更是一個天衣無縫、持之以恆,以股市上數億資金投入作為支撐的巨大謊言。「銀廣夏」公司的全稱是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代碼0557),這隻股票從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啟動后一路狂升,到2000年末時其價位與一年前相比上漲了440%,漲幅位居當年中國深滬兩地股市第二位。從1998年10月起,「銀廣夏」的公告宣布自己自己已經從德國客戶手中拿到5,000萬馬克的供貨協議;到2001年4月,「銀廣夏」經審計的數字表明其在2000年的對德出口額為1.8億馬克,「銀廣夏」的利潤主要由此而來。僅在2000年,此項利潤據推算已經達到4.7億元左右;與此同時,該公司公告他們已經與德方客戶簽訂連續三年、總額達60億元的訂貨合同。為了證明這種超常規的暴利為事實,「銀廣夏」不僅有財務報表還向社會展示該公司的「真實投入」:為生產那種能夠出口的「萃取產品」(一種化工產品),公司已經出資2.8億元於2001年6月在安徽蕪湖建成新的生產線,試車典禮時各路記者雲集。該公司還宣布:更大規模的生產線尚在申報中,據稱將投資5億元。然而到2001年8月驚曝內幕時,公眾才發現,這個公司所有的業務與利潤全是虛假的!銀廣夏兩年來的全部對德出口只不過1,070萬馬克( 約合當時匯價480多萬美元)(註33)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不得不承認:中國的上市公司存在諸多問題,如上市公司缺少公開透明、提供準確信息的傳統,有部份公司形式上是國有控股,實際上變成了家族控股的公司。(註34)而一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監察部工作的證券分析人員趙綱根據交易所資料完成的兩份報告《基金行為分析》與《基金風格及其評價》,將中國不少著名基金管理公司的違規操作曝光,由此將中國引入了一場大揭基金黑幕的漩渦。(註35)

股市上的另一個大騙局就是由各地政府默許甚至參与的「資產重組」活動。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研究,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被部分經濟學家與傳媒吹得神乎其神的「資產重組」活動,根本就未改善中國股市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多數進行資產重組的公司即使當年業績有顯著提高(這種「提高」主要得益於當年從股市上圈到大量的錢, 並非效益的提高),但隨後便出現增長速度下降乃至負增長。事實證明,這種以政府行政行為主導的「資產重組」已經為各種各樣的投機目的所用,難以真正發揮資源重新配置作用。最典型的行為首先表現為政府主導「績差股」重組運動。從表面上看,控股權有償轉讓反映的是一種市場行為,但控股權無償劃撥中強烈的政府色彩不可避免地與一些私人利益集團相聯繫,一方面導致這些利益集團直接利用廉價控股權掠奪上市公司的財產,另一方面在重組事件公告之前,以公司的控股權有償轉讓為題材,利用資金優勢大幅度炒作股價以獲取高額的超額收益。其中最典型的是恆通公司入主棱光實業公司6年以來,棱光公司的經營狀況根本就未獲得改善,但恆通卻通過溢價轉讓資產、股權質押、經濟擔保等多種手段,前後從棱光實業弄走了8個多億的資產與信用。其次是玩賬面遊戲,純粹為獲得資金而進行資產重組。1998年,上市公司中有368家進行了資產重組,其中有123家利潤出現負增長,29家虧損,根本原因在於這些公司重資產重組而輕視產業整合,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沒有提高。ST公司的重組也同樣如此。2000年中期,中國深圳與上海兩市共有50家ST公司,其中21家處於嚴重虧損狀態,ST鄭百文等公司更是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第三種行為則是公司頻頻變臉,不斷進行資產重組。據不完全統計,從1997年到2000年,中國共有大大小小的資產重組事件2,000多起,成為部分虧損上市公司起死回生的殺手鐧。另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從1997年到2000年11月30日,中國股市共發生770起比較重大的資產重組,涉及到400家上市公司,平均一家上市公司發生將近兩次大型資產重組,其中有25家公司連續3年實施資產重組。(註36)

這些證券市場上的腐敗行為背後幾乎都有政府官員參与,證監會本為監管股市而設,但近年來,證監會卻頻頻傳出腐敗醜聞。據公開載於媒體的消息,中國證監會成立12年以來,就有7位官員因腐敗行為曝光而受懲戒。(註37)

上述情況具體揭示了中國前幾年進行的「股份制改造」與「資產重組」運動的本質:在各個利益集團的努力下,以改變企業經營機製為目的的「股份制改造」與所謂「資產重組」,最後演變成了一場以「內部人」為主體、以國有資產與廣大中小股民為掠奪對象、以權力為參予手段,對社會資源的進行再分配的大規模尋租活動。這一點只要考慮到中國股市的基本特點「兩個90%」就可以瞭然於心。一個「90%」是指上市公司有90%是國有企業;另一個「90%」是中國目前經營證券業務的證券公司有90%是國有的或是公有的。(註38)這一特點就決定了政府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用股市圈錢,將其作為擺脫國有企業從而也是國有銀行危機的主要手段。股份制改造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權力階層瓜分國有資產的活動在承包責任制以後,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同時也標志著大規模權貴私有化過程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制改造」確實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提供的一頓「免費午餐」--只是享受者限於權勢者群體而已。

歷史上,「種瓜得豆」的經驗屢見不鮮。正如中國半個世紀以前發生的毛澤東領導的以消滅有產階級為手段、以社會共同富裕為目標的革命,最終並未帶來期望中的富裕與社會安定一樣,這場以改變國有企業經營機製為目標的「股份制改造運動」也與初衷相違。放縱權力進入市場參与分配,客觀上只為大批權力圈中人物在短時期內積累巨額財富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並加速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從社會整體的實踐後果來看,股份制改造以這種方式進行,對整個社會是一種代價高昂的付出,因為大量資源浪費在企業為謀求「改造」以及「改造」後上市的尋租活動中。

到了2005年,任何人都能夠看清楚中國股市黯淡的命運,2000年末,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已佔GDP的50%,上市公司1,000多家,個人投資者5,500多萬戶,(註39)證券市場總市值高達5.4萬億,這些數字表明股市在中國經濟中已經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由於中國政府任由股市的腐敗與投機行為泛濫下去,使中國股市成為一個政府「坐莊」的超級大賭場,最後不僅賭掉了國家信譽,還使中國股市瀕臨死亡。股票雖由2000年的1,000餘家上升到2004年的1,350隻,但至2005年初市值總額僅為4萬億,除去此期間新股市值,總市值蒸發2.4萬億,流通市值減少近萬億。(註40)而股票總市值僅佔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4%。(註41)

中國企業一向視上市為斂錢之捷徑。國內股市既然萎靡不振,中國企業就將圈錢的目標轉移至海外。至2005年第一季度為止,中國企業在香港、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共有370餘家,總市值已達到2.1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600億美元左右)。這些海外上市公司當中,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為17家,籌資規模較大的石油石化、電信類的國有大企業都是同時在紐約、香港兩地上市。(註42)

但習慣了在中國弄虛作假、只管圈錢而不對投資者回報負責的中國企業,在美國卻遇到了在中國股市不曾遇到的麻煩。根據英國律師事務所Herbert Smith提供的數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香港和中國內地公司中有11.5%曾受集體訴訟的困擾,而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這一比例更是高達17.2%。(註43)中國人壽股份2003年12月17日成功登陸紐約,半年之後,由於中國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對中國人壽集團的審計結果,中國人壽股份由此招致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包括公司董事長王憲章、獨立董事龍永圖在內的五位董事都在被訴之列。(註44)也因為中國企業聲譽不佳,中國政府想推出四大國有銀行海外上市的夢想,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
註27:「中國證監會查處一批違規機構」,1996年事見《深圳特區報》(1996年12月6日)。

註28:「中國股市『股權分置』問題大事記」,www.XINHUANET.com,2005年04月30日13:39:48,來源:《資本市場》雜誌。

註29:「暴跌創四個之最,中國股市再次站在千點懸崖前」,中國新聞網,2005年7月11日上午9點32分,
http://news.allnet.cn/finance/stock/17739.html;「中國股市2005年面臨三大危機」,www.XINHUANET.com,2005年03月22日08:38:35來源:《北京現代商報》。

註30:《世界日報》2001年8月5日A8版。

註31:《財經》(北京)1999年4月號。

註32:「興業聚酯疑竇」,《財經》(北京)2001年4月號。

註33:「銀廣夏陷阱」,《財經》(北京)2001年8月號。

註34:「周小川痛批上市公司」,《世界日報》2001年9月11日D5版。

註35:《財經》(北京)2000年10月號。

註36:黃湘源:「上市公司濫用資產重組」,《廣州日報•財經新聞》(2001年2月12日)。

註37:「金融腐敗求解:證監會成立12年落馬七官員盤點」,www.XINHUANET.com,2005年01月11日07:39:29,來源:《財經》雜誌。

註38:《南方都市報》2001年3月7日B3版。

註39:《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12月15日:「中國股市風雨十年路」。

註40:「中國股市的二難選擇」,原載《經濟觀察報》(2005年04月30日),http://finance.sina.com.cn。

註41:「祭奠『5.19』,回顧六年中國股市的慘痛」,http://topic.news.hexun.com/stock/。

註42:「股市的格雷欣法則」,《數字財富》2005年第1期,www.digitalfortune.com.cn/cn/issues/ 。

註43:「海外證交所湧進中國搶客」,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12月01日13:29,原載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註44:「三銀行海外上市選址之道,香港之外是否還有綠洲」,中國投資網,http://www.invest-in-china.cn/gzh/hwdetail.asp?id=3548。

(待續)

(作者授權發表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