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儲糧貪腐案 牽出110名「碩鼠」

【新唐人2013年8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韻綜合報導)有「天下糧倉」之稱的中儲糧醜聞不斷,繼此前中儲糧大火燒出了斑斑劣跡糧庫主任貪腐過千萬后,近日,媒體再爆出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多個糧庫騙7億糧食資金,共110人涉案。

大陸媒體報導說,近期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原總經理李長軒以受賄1407.9萬元,以及893.6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數罪併罰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的同時,牽出110名「碩鼠」

河南是中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糧食總規模的四分之一。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規模龐大,其負責管理的中儲糧直屬庫多達17個、承儲庫有123個。該省從2006年「國家糧食托市」政策實施以來,爆出種種醜聞和亂象。

2011年11月,中儲糧周口直屬庫原主任喬建軍攜款3億多元外逃,河南省檢察機關立即介入偵查,查明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喬建軍與糧商勾結,讓糧商銷售糧庫中的儲備轉換糧,或虛報「托市糧」收購數量,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和差價補貼。賣糧款和收購資金五筆共計2.37億元未入糧庫賬戶,而是直接轉入其指定的個人賬戶,經地下錢莊流出境外。

在查辦喬建軍案件的過程中,河南省檢察院不斷收到有關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的舉報材料,越查線索越多,目前已立案查辦110人。其中涉及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幹部員工81人,包括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原總經理李長軒、原副總經理楊宏傑,以及26名直屬糧庫主任等處級幹部。目前,系列案件中,有一部分已經法院審理判決,李長軒案子是其中一個,還有多起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

河南省檢察院反貪局承認,查辦的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系列案件有五個顯著特徵。一是犯罪主體集中,81人中,糧庫主任和財務人員佔九成;二是犯罪主要環節是在「托市糧」收儲和儲備糧輪換銷售、建庫收庫、虧庫漲庫過程中貪污、挪用糧食資金;三是作案隱蔽、專業性強,糧庫主任與財務人員直接操作,不通過專業化偵查手段很難查獲;四是窩案串案居多,幾乎全都是家族犯罪、關聯犯罪的窩案串案;五是涉案金額巨大,5人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10人超過500萬元。

按照2000年中儲糧總公司組建時國務院的批複意見,省級分公司作為中儲糧總公司的派出機構對下屬糧庫的人、財、物實施管理。剖析這一系列案件可見,這種相對獨立、缺少外部地方橫向監督的「垂直管理」,一旦「一把手」出問題,上行下效,造成的管理混亂極其嚴重。

李長軒受賄,妻子情婦齊斂財

從2000年9月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組建,到2012年12月9日被檢察機關查處,李長軒擔任河南分公司總經理長達12年,河南分公司已經成為李長軒的「家天下」。

在李長軒陷入受賄深淵的同時,其妻子和情婦也成為其同案犯。其妻子、退休職工姜秀峰多次幫助李一起收受賄賂,據檢察機關查證,李長軒受賄貪污1407.9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893.6萬元。其妻子及一名情婦,分別被判處七年和八年有期徒刑。

其另一名情婦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原副總經理楊宏傑因涉嫌貪污、受賄上千萬元正等待審判。

判決書中列舉的李長軒收受65人賄賂的記錄,其中有25人是中儲糧河南分公司下屬的各市、縣直屬糧庫的負責人,行賄總額超過300萬元。

這些基層直屬庫負責人向李長軒行賄,基本上都是在中國新年、中秋節等大的節日前,行賄基本都是用公款,稱是「過節費」。情節最嚴重的是沈丘直屬庫主任張懷君,他先後23次行賄李長軒,累計金額達190.3萬元。

6月25日,河南省檢察院新聞發佈會稱,2011該院直接立案查辦犯罪案件33件,其中包括河南省糧食局原局長曹濮生、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原總經理李長軒和省煙草原局長鄭建民等3名正廳級幹部在內的34人;同時發現分別在糧食、教育和司法系統的130餘人的系列窩串案,目前已有16名糧庫主任落馬。

28億斤「轉圈糧」騙7億糧食資金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河南省檢察院在偵辦這起「碩鼠」案件中,對中儲糧河南分公司部分直屬庫的賬目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審計,揭開了利用「轉圈糧」騙取巨額糧食資金的內幕。

從2006年起中共出台了「托市糧」收購政策,即在市場糧價偏低時,國家以高於市場價的「托市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

中儲糧系統,承擔托市糧收購任務,同時也享有國家專項的政策優惠。即每收購一噸「托市糧」可獲得收購手續費50元、保管費86元,陳糧輪換銷售手續費30元,還有差價補貼。中儲糧河南分公司一些人把這種優惠政策當成了個人謀利的工具。

中儲糧總公司允許有資質的民營糧食企業參與「托市糧」收購。為了進入「托市糧收儲企業名單」,賺取國家的補貼和糧食保管費,很多民營糧商不惜重金向李長軒及各直屬庫主任等關鍵人物行賄。李長軒受賄金額中就有300多萬元來自幾十名各類糧商。最多時,河南小麥托市收購的企業糧庫庫點增加到4200多個。

而糧庫負責人與糧商勾結,玩起「轉圈糧」遊戲,騙取國家糧食資金。按慣例,每年收購新糧前,糧庫要進行陳糧輪換,賣出陳糧,騰出庫容收儲新糧。一些糧庫負責人與糧商串通,由糧商辦理購買陳糧手續,實質上並非真正買;「托市糧」收購時,糧庫偽造收購農民糧食的單據。

檢察機關偵查中發現,有的糧庫存有成箱的農民身份證複印件,專門用來偽造收購憑證。這樣,賬目報表上一出一進,糧庫賺到了國家每噸166元的手續費和巨額糧食差價補貼,而實際上,在這樣的虛假交易中,糧庫的陳糧原地未動,「托市糧」也沒有收購。

中儲糧河南分公司51個下屬糧庫,至少有35個存在「轉圈糧」。最多的寧陵縣直屬庫4年「轉圈糧」3.6億斤,鄧州和滑縣直屬庫3年各「轉」了2億多斤。已查出河南各直屬糧庫「轉圈糧」28億斤,總價值28億多元,直接騙取的國家糧食資金超過7億元。

更深層的隱患是,「轉圈糧」使糧食儲備的家底變得撲朔迷離,按照中儲糧河南分公司2009年、2010年賬面顯示,當年從農民手中收購了全省80%以上的糧食,而實際收購量不到50%。據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業內人士估計,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每年存儲的糧食至少有1/6是「轉圈糧」。

建庫收庫、虧庫漲庫賺「黑錢」

據調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此前的糧食存儲點70%是租用企業和民營糧商的庫房。一些糧商大肆行賄,使自己的糧庫能參與「托市糧」收購代儲業務,賺取糧食收儲補貼。比賺取糧食保管費更快的賺「黑錢」的辦法,則是在建糧庫和收購糧庫等環節上「啃」國家一口。

調查發現,有的糧庫在自建糧庫過程中,偷工減料,虛報庫容,甚至虛報根本不存在的糧庫,騙取國家建庫資金。周口一家企業自建一座糧庫,後來高價賣給中儲糧,李長軒從這一企業獲得賄賂400多萬元。

河南中儲糧系統曾有4200多個企業代儲糧庫,由於監管不嚴,有的糧庫糧食收購入庫時缺斤短兩,存儲中被盜賣等導致的虧庫非常普遍。如漯河直屬庫下屬的一個代儲庫,2010年就被偷賣掉3萬噸價值6000萬元的小麥。

更有甚者,通過往庫存糧食中加沙土等雜質,製造漲庫,從中謀利。臨潁分庫原主任曾將多出的400噸變賣80萬元,據為己有。

《中國食品科技網》2010年10月15日曾報導說,記者在東北採訪時發現,不管是中儲糧直屬庫、國有糧庫、民營糧庫或者加工貿易企業的倉庫,目前基本上都已經空了。

去年8月10日美國農業部發佈的報告表示,全球糧食市場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分別上漲50%,50%和20%。這使得2011年度進口糧食總量超過6千萬噸的中國,承受更大糧價動盪帶來的衝擊。

同月,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又一輪糧食危機或將爆發。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