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中國四大名硯之易水硯

【新唐人2013年4月10日訊】易水古硯產於河北,是與廣東之端硯,安徽之歙硯,甘肅之洮硯齊名的四大高檔名硯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工藝品。

易水硯因取材於河北易水河畔鍾南山的古黃伯陽洞而得名。相傳唐朝時,易州墨硯匠人奚家父子到鍾南山峪取易水研墨,發現鍾南山石石質密實,色黑紫,夾斑紋,細膩似玉,適於研磨。於是採回雕刻成硯。

易水古硯的造型分魚、龜、龍、蠶、蟬、琴、棋七大類,共有一百二十多種雕圖。其雕花圖案古雅大方,多以吉祥幸福、神話傳說為題材,如龍鳳祥雲、丹鳳朝陽、百鳥朝鳳、天女散花、二龍戲珠等。雕刻出的人物、花卉、魚蟲、山水、禽獸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耐人尋味。

易水硯的石料是名曰「紫翠石」,「玉帶石」的紫灰色的水成岩,石料上往往點綴著天然的黃色、碧色斑紋,質地細密柔膩,硬度適中,發墨快,不傷毫,墨汁流潤而不易蒸發乾涸,具備了發墨、儲墨、潤筆、勵毫制硯所必備的四大優良特性。
  
易水硯屬紅柱石鐵泥質板岩,顆粒均勻以及顯微結構等特性,制硯工藝性能優於端歙,這種石料初采于易水南岸百林寺,后多采於終南山「韓湘子洞」與「黃伯陽洞」附近。實為制硯難得的上乘好料。

易水硯不僅石質好,而且雕工精臻。制硯藝師們依石料形體不同因才施藝,巧用俏色,用陽雕、浮雕、平雕、透雕、立雕等多種手法,雕出的山水、花卉、蟲魚、禽 獸、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靜中有動,動中有聲,聲中有情,構成千姿百態的藝術珍品,龜硯、蠶硯、龍硯、琴硯、棋硯五大高檔名硯更是中華瑰寶,藝海之一絕,在我國古代的民族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