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治療突破 台科學家參與

【新唐人2013年03月15日訊】(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5日專電)位在英國劍橋的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有關寄生蟲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最近登上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研究團體涵蓋英國等11個國家,來自台灣的學者蔡怡陞也參與。

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實驗室主持人貝瑞曼(Dr MatthewBerriman)率領的國際團隊,高度解析4種主要絛蟲的基因體,並找出數種極有潛力的治療藥物,對未來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是重要突破,成果受矚目。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絛蟲感染所導致的囊型包蟲病(echinococcosis)和囊蟲病(cysticercosis)是最被忽略的17種重要熱帶疾病之二。某些寄生在人體的絛蟲會像癌症腫瘤一樣,因為無法對症下藥有效控制,最後大量增生、擴散,破壞大腦等器官,導致眼盲、癲癇,最後死亡。

貝瑞曼說,絛蟲感染是世界性的問題,它治療的困難度甚至可以和多發性硬化症或皮膚癌相提並論。「透過目前所得到的絛蟲基因體成果,我們已經找到許多可以應用於藥物治療的資訊,若能更進一步研究這些基因體,將會幫助我們得到更有效的藥物來控制絛蟲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成功地找出不少能將已知藥物拿來治療絛蟲感染的新線索,省去大量摸索開發新藥的金錢與時間,同時可能治療藥物中,還有許多是目前被拿來作為癌症治療的藥物,這或許也開(啟)了整合寄生蟲學與癌症研究的新契機。

這項大規模的研究有來自11個國家,超過50名研究人員參與,領銜的第一作者是來自台灣的蔡怡陞(Dr Jason Isheng Tsai),2009年他取得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後,即投入相關領域研究達4年時間。

蔡怡陞說,能參與跨國的基因體計畫並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台灣曾經是全球熱帶疾病研究的中心,希望有一天能在我的國家貢獻專長,為防治感染症盡一份心力」。

1869年在英國發行的「自然」(Nature)期刊,是全球最早的專業科學期刊之一,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重大發現都在這裡發表,科學家們也往往把最好的成果投稿到自然期刊。著名的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就是60年前由華森(James Watson)與克利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期刊發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