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中國男子氣概的典範(下)

【新唐人2013年1月21日訊】包青天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現今完善的司法制度下,講究用自由心証這把尺來審理案件,欲有許多的判決,可以用大吃一驚來形容,老百姓也常流傳著:「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無罪釋放。」的說法,試想,若沒有包拯這一把鐵面無私,不畏達官貴族、不套人情世故的尺來做為衡量標準,這所謂的「心証」能不有所傾斜嗎?其實,人人不能成為法官,但是人人都可用這把尺,打造更加方圓、更加美好的社會。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不單單隻是一句口號,文正先生用盡一生來詮釋。舉凡:興辦學府、設置義田、為國舉才、保土安民‥‥等等。更不畏守舊派的反對,大舉新政,為當時的議政,注入一股新的氣象。綜觀一生的憂國憂民,可看出,為造福一方百姓,而謀得一官半職的志向,當真是做為人民公僕的表帥。

蘇東坡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仕途的坎坷,屢遭貶謫,看似在物質生活上失去了訐多,反而在他的心靈深處中,湧出了許許多多的寶藏。東坡先生的灑脫豁達、超然物外,不受現實生活所囿,這一切的不快,都使得他在人生的閱歷上有更深刻的體會、在詩詞書畫上有著更不凡的成就。其實,上帝關了一扇,必也在他處開啟了另一扇,有時失去了,反而會得到了更多,在人生浩瀚的長河中,也因有這些激石,才可以拼發出美麗的浪花來。

梁鴻

過去「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而現今充滿誘惑的世代,有多少人末有難「心」早己遠離了。其實夫妻之間不只是靠情感來維繫的,還伴隨著恩與義。對方的終身大事託付了自己,就得負起護其一生,而女性的溫柔婉約,自然也會得到尊敬和愛以及家庭的溫暖。當過度強調的男女平等、隨心所欲的個人主義,看似自在了許多,但也失去了幸福和溫馨,使得二王共處一室,必定是「熱鬧」又非凡。

王羲之

人的一生,扣除年少的懵懂、年老的體衰、三分之一的睡眠,只剩萬多的日子,于先哲聖賢的話語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知道人生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為這短暫的人生,擴展無限的寬度,為這人類歷史長河中盡一份自己的心力,正因為王羲之的勤奮不懈,才有>的曠世巨著。人生的稻穗若要粒粒的飽滿,需要的是滴滴的汗水灌溉而成。

黃庭堅

魯直先生即便公務繁忙,僕人眾多,在侍奉雙親,仍不假他人之手,親自洗滌溺器。現今,有多少的父母是在安養院度過晚年,也有多少父母在鄉下是與老狗陪伴著,而咽下最後一口氣。是想從牙牙學音、蹣跚學步、升學苦讀、成家立業以及身體上的不適‥‥等等。耗盡父母多少的心血和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其實,「孝」並不用太多的道理和花太多的錢,一個簡單的問候、貼心的交談就足以了。朋友!每天都是良辰吉日,請珍惜與父母有限的時光。

蘇武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在囚困匈奴期間,受困的友人皆一個個地選擇了榮華富貴,而蘇武為了大義、為了效忠大漢江山,而選擇了一條充滿萬般的苦難和可能付出個人安危的一條路,在冰天雪地中、在饑寒交迫中度過這漫長的十九年光景。十九年的歲月年華,可以使人活得有滋有味、也可以使人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端看個人的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岳飛

「忠者,中正之心於其中也。」事上竭誠,為下克忠,不偏不傾,權衡萬事。現今岳飛的一生,幾乎化身成為「忠」的代表。因有報國之志,創立了一支有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稱號的軍隊,因對上盡其忠,于大業將成之際,仍不得不為其十二道金牌而班師回朝。三十有九的歲月年華,如詩篇一般動人地綻放在八百年後你我的心中。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死不為懼,富貴不為傾,無論元世祖如何地利誘威脅,皆不曾有所動搖過,即便身處於困厄的牢房裡,仍無損半分浩然之氣。同樣的生命質量,許多的人揮霍度過,同樣所讀的聖賢書,許多的人用來滿足個人慾望,而文天祥卻用一生來努力實踐所讀之書,為千萬人留下了不朽的典範,這短暫的生命長河,欲展現出無比寬廣的生命價值。

林則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在當時,吸食鴉片似乎己成全民運動,這也意味著,這其中將牽扯許許多多人的利益,一旦觸動到,也將與這些人為敵,但是,少穆先生深感毒品為全中國人帶來體質的衰弱、國力的流失,他不畏強權、勇往直前,誓為國家剷除這一大禍根。其實,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是非對錯的尺,但是往往因受到客觀環境的牽制,而失去了當時的熱忱與志向,唯有憑著為所當為之氣,才能「雖千萬人吾往矣」地堅定地走下去。

文章來源:看中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