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新唐人2013年1月18日訊】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古代也稱“蠟月”。臘月是過年的前奏曲,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 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過小年”,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民間有“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的民謠,而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2013年的臘八節是1月19日。

臘,在遠古時代的周王朝時是一種祭禮的名稱,“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因為一歲之終,農作物已收曬完畢,農閒了,人們便到野外獵取禽獸,用來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稱之為“臘祭”。 到南北朝時期,農曆十二月初八被正式固定為“臘八節”,人們在這個節日里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史料中記載,古時臘日的習俗除祀神祭祖之外,還有“儺”。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表演者一般頭戴面具裝成金剛、力士、方相等,持刀執鉞,眾人擊鼓呼噪,以逐除厲鬼、疫病,這也叫做臘鼓驅疫,傳說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後來在民間轉換了形式,變成吃炒豆、炒麥等, 無論豆、麥,要炒熟炒爆,然後讓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古人還有在腊八這天擂起大鼓以為为庆祝的風俗,“腊鼓鸣,春草生”的童謠流傳至今,現在中國濮阳一带的许多村落仍然传承著這種古俗。

臘月初八這天喝臘八粥的習俗,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節這一天,不論富人還是窮人,家家都要喝臘八粥。民間傳說,臘八粥也叫“防風粥”,喝了這粥可以禦寒。至於臘八粥的起源,一般認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

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 餓得骨瘦如柴。此時遇見一位牧女,送給他乳糜充饑。釋迦牟尼食粥後體力恢復,坐于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因而,臘月初八這一天成為佛教的“佛成道節”,各寺院的佛教徒在這一天都要以各色大米、小米加各種干果煮粥敬佛,然后施舍給窮人或尊崇佛教的善男信女們,此粥即臘八粥。

史料記載,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至今雍和宮內還有一口直徑為2米,深1.5米的古銅大鍋,重約4噸,據稱就是專用來熬臘八粥的。當時熬煮臘八粥的食材包括上等奶油、羊肉丁、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初七清晨,皇帝專派一名監粥大臣雍和宮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整個熬粥的過程,一直到初八淩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文武百官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裊裊、鼓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

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因此,歷代“臘八粥”又被叫作“七寶粥”、“五味粥”等等名稱。隨著時代的發展,花樣越來越多的臘八粥已發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

關於臘八粥的配料、製作、食法多種多樣,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有詳盡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食之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

民間傳統的臘八粥還講究選用八種主料、八種佐料來熬制,以與臘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通常來說,臘八粥的主料以豆米為大宗。豆類有紅豆、綠豆、豇豆、豌豆、蠶豆及各色蓮豆等等。米類有小米、大米、黃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等等。根據喜好和習慣選用。臘八粥的佐料則包括桃脯、杏脯、核桃仁、棗泥、栗子、柿子、瓜子、蓮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幹、瑣瑣葡萄、白糖、玫瑰等,可根據各地的民俗隨意選用搭配。這樣八主八佐的食材熬制的臘八粥,色澤斑斕,味道極佳,吃時綿軟香甜而又不糊口。

應該注意的是,傳統的觀念認為,熬煮臘八粥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為食材,用之則傷味。

此外,在中國大陸民間還有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臘八食品,如安徽黔縣的民間風味特產“臘八豆腐”、 華北地區的“翡翠碧玉臘八蒜”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