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 】宋詞欣賞《減字木蘭花》

【新唐人2013年1月6日訊】

減字木蘭花
張先

垂螺近額,
走上紅裀初趁拍。
只恐輕飛,
擬倩游絲惹住伊。

文鴛繡履,
去似楊花塵不起。
舞徹《伊州》,
頭上宮花顫未休。

【作者簡介】

張先(公元990 – 1078)字子野,人稱「張三影」(因在三處善用「影」字)。其詞語言工巧,喜作慢詞,對詞的形式發展起過一定作用。有《張子野詞》。

【字句淺釋】

解題:本詞是宋詞中寫舞蹈場面最有名的名篇。

垂螺:下垂的螺形髮髻。走:疾趨,跑。紅裀:紅色地毯。趁拍:按著音樂的節拍。擬:想要。倩:請人(代)作。惹:牽引住。伊:她。文鴛繡履:繡著文采鴛鴦的鞋子。《伊州》:商調大曲,唐時來自西北邊地。宮花:婦女頭上插戴的珠花一類的飾物。

【全詞串講】

螺形髮髻,下垂到接近額角的地方。
踏著音樂的節拍,她急步跑上紅地毯鋪設的舞場。
舞姿輕快,怕她會飛旋著凌空而上。
直想讓人牽住她,把她拴連在空中無形的游絲上。
腳上舞鞋,刺繡著美麗的文采鴛鴦。
一點灰塵都不起,她緩緩飄去象輕柔的楊花一樣。
舞曲奏完,從曲初直舞到曲末收場。
當她舞畢靜下來,頭上的宮花還顫巍巍不斷搖晃。

【言外之意】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寫舞姿的名篇不多。唐詩中以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為最著名,而宋詞中則以此篇為壓卷之作。但杜甫的詩倚重虛寫的手法,主要通過觀眾的反應來表現舞姿的高妙;而此詞重在寫實,細緻的描寫舞女的穿戴和動作,纖細而巧妙。從起舞、急舞、緩舞到舞罷,層次分明,姿態各別,使讀者身歷其境,好像在欣賞一場優美的舞蹈。全詞不過四十四字,卻塑造出了一個舞蹈者生動、優美的形像。

人類文學作品的發生和發展,從詩歌、音樂到舞蹈,反映了人類越來越強烈、激越的感情表現的需要。因而也是越來越難以恪守「樂而不淫」這一道德原則的表現方法。當今的某些歌舞就是這一結論的明證:用足以殺傷人的亂聲和噪音作為舞樂,伴隨著淫穢放蕩的動作,對人的身心有百害而無一利。回頭看看唐代敦煌舞蹈中那些「反彈琵琶」、形似飛天的舞蹈者,你真會覺得迷惑不解:現代人為什麼專挑壞的不要好的呢?為什麼專門要坑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呢?

【詞牌介紹】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亦稱《減蘭》。
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每句不同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文章來源:《明慧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