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指造謠者洩國家機密 媒體揭官媒造谣丑劇

【新唐人2012年4月5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前幾日展開了所謂「整肅網絡謠言」的行動,來勢洶洶地封網、抓人,被拘捕的「造謠者」,有京城的記者,有廣州的商人,有草根網民,同時幾家官媒紛紛發表評論為此行動制造輿論,重演中共慣演的鉗制思想、剝奪公民言論自由的戲碼,一舉打破了中國大陸草民們一度生起的中國通過政改走向民主、自由的美夢。一時間網民們紛紛高呼「上當」,隨即對中共當局「欲擒故縱」的陰謀、指「造謠者」洩國家機密的荒謬、和「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的霸道,展開了口誅筆伐。

中共當局引君入甕的陷阱

香港《蘋果日報》4月5日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北京當局日前采取的所謂「整肅網絡謠言」的做法,使得王立軍、薄熙來事發後的網絡解禁,頓時成了引君入甕的陷阱。

文章質疑:被捕人士只不過是在網絡上轉發了一些消息而已,而王立軍出逃美領館被拘捕后,那些還在官方網站上宣稱王立軍正接受休假式治療,在記者會上公然聲稱王立軍「請假」不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謠言散佈者,又有誰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文章認為:中共當局是最大撒謊者,他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用丑陋的現實來詮釋「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的荒誕」,同時也進一步坐實了高層權鬥的傳聞。

文章表示,最令人不齒的是當局在網絡查禁問題上的欲擒故縱。高層利用網絡發放消息,以測試海內外反應,使不知情的網民慘變棋子。當各種傳言滿天飛時,當局不對民眾公布事實真相,等事過境遷了又來秋后算賬,搞所謂「打擊謠言」、「跨省追捕」的陰謀。

中共指「造謠者」洩國家機密

近日頻曝中共高層權鬥內幕的網民「樵夫」,4月4日在 Twitter上憤怒地質問公安:「你們一面聲稱我的爆料完全是造謠,一面卻又指控我是竊取和洩漏國家機密,試問,你們的話是不是自相矛盾?」

誰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造謠者?

《阿波羅新聞網》在中共當局公開抓捕網民後,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強烈要求襠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關閉新華網、人民網,並逮捕造謠者!!」

文章表示:編造、傳播謠言,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危害社會誠信的人或機構,不一定是利用互聯網,利用其他手段照樣可以做到。文章羅列了一系列官媒造謠的鐵證。

其一:2012年2月18日16時新華網首頁顯著位置,發表了一組題為《各國員警掃黃震撼場面》的新聞照片,其實那是義大利時尚雜誌(Vogue)2006年9月號刊登的一組模特照片。因為是9/11事件5周年,那期雜誌用模特拍了這組主題為「反恐」 的照片,裏面「員警」等人物都是扮演的,與「美國員警掃黃」風馬牛不相及。

其二:1944年2月14日《新華日報》發表的有關軍隊國家化的言論:

其三:幾個中共建政以來官媒製造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謠言:

1.大躍進時候,《人民日報》堂而皇之地刊登出「畝產萬斤」的謠言,貽害全國,不知《人民日報》哪位先生被處理了?

2.毒牛奶事件:「三鹿經過1100道檢測關」的謠言是CCAV出來的,哪位被處理了?是不是該把處理結果公示一下啊?

3.三峽大壩剛建的時候,說能抵禦「萬年一遇」的洪水,兩年後改說能抵禦「千年一遇」了,再後來又降到只有「百年一遇」了。請問:指示製造、散佈這些謠言的人,都抓起來了嗎?

4.發改委曾公開宣稱:中國油價隨國際油價下調很及時,上漲每次都滯後。這個新聞讓許多人目瞪口呆。所有人都看到的事實是:國際油價比最高時期低了40%,中國油價卻創造了歷史新高。發改委那人睜著眼睛說瞎話,受到什麼處理了?

5.某高官聲稱:中國石油、電信行業「沒有壟斷」。這種明目張膽的謠言,受到什麼處理了?

6.中國高房價的收益,絕大部分進了政府的口袋,有關部門卻出面否認。如此惡劣的謠言,誰受到處理了?

7.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前社會上一直有傳聞說將有地震發生,但是官方不也說是造謠,並且全力辟謠嗎?當慘不忍睹的災難發生後,那些當初拼命辟謠的官員,為何不被問罪?

為什麼單單對互聯網「謠言」那麼神經過敏?

文章表示:為什麼那麼多機構都偏偏對「網上謠言」那麼仇恨呢?

因為互聯網是草民的狂歡。互聯網不僅擊潰了利益集團對話語權的壟斷的,更要命的是,互聯網甚至已經徹底擊潰了報紙、電視。現在,報紙無讀,電視新聞無人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徽博看新聞。

互聯網與CCAV、環球某報的區別在於:互聯網的海洋裏,散落著一些謠言,而另外兩者,在他們整天散佈的謠言中,偶爾不小心會流出兩句真話。

文章表示:互聯網揭發了歷史上、現實中的無數謠言,使得中共的愚民政策徹底失敗,這正是互聯網最召某些人仇恨的原因。

「原來,害怕真相的人,正是那些整天抹黑互聯網的人。他們眼含熱淚、無限深情地回憶著『只許州官造謠,不許百姓說話』的往日特權。」

最後,文章提醒當局者:「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任何人都無法剝奪草民的話語權,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互聯網的發展,這麼清晰的形勢,難道還看不清楚嗎?還要頑抗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