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廣:聽溫總理談選舉有感

【新唐人2012年3月16日訊】人大閉幕,溫家寶出席記者招待會。《華盛頓郵報》記者問:「今年,在世界許多國家,老百姓都將會通過直接選舉選出自己的領導人,人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在中國的老百姓才能通過這種競爭性、直接性的選舉選出他們的領導人呢?」溫家寶回答要「循序漸進」,說:「群眾能夠管好一個村就能夠管好一個鄉的事情,能夠管好一個鄉,就能夠管好一個縣的事情。」這大概是高層的統一觀點。

多年來,大家呼籲出台直選時間表,對此當局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如果高層有人反對直選,應該向國人說明真相。現在不能講,將來溫總理下台可以找機會說明,國內不方便,可以到港、台,出回憶錄。李鵬下台後在海外出了回憶錄,朱鎔基也出了類似回憶錄的《朱鎔基講話實錄》,順理成章溫家寶也可以出一本「實錄」之類的書,說明高層的重大分歧。

黨內的爭論、分歧,應公諸于眾,這也是一種作為。現在所講的「循序漸進」,實際上就是無限期拖延。

我最近要在香港出版一本《選舉實錄》,其第七章《台灣選舉》中有篇《台灣哪年直選鄉鎮長?》的文章。

該文論述了台灣所以能夠在1950年開始直選鄉鎮長,至今已經舉行了16屆直選,其根源是,台灣當局有「民權」理念,另一點是,當時台灣的掌權者沒有太多特權和既得利益需要維護。

中共當局為何掌權60餘年,至今拖延直選的進行,其原因是什麼?對此應該引起深思。

2011年3月16日于山東大學

電話:13655317356 ,0531—88365021

附錄:《台灣哪年直選鄉鎮長?》(摘自即將在香港出版的孫文廣著 《參選紀實》p211)

我多次去台灣,常聽朋友說他們那裡很早就直選鄉鎮長了,最近查了一下才知道:

1950年,台灣開始直選鄉鎮長;

1951年,台灣開始直選縣市長;

2009年,已經進行了16屆這樣的直選。

事過六十多年,中國大陸,不但縣市長沒直選,就是小小的鄉鎮長也不敢放手直選,現在只開放了一個職權很小、不拿工資、兼職的縣區人大代表的直選。就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選舉,當局還要嚴防死守,不給異見人士留下空隙,不惜大舉動用公安暴力干預,關押、抓捕、囚禁獨立參選人。大陸在選舉進程上至少落後台灣六十多年,而且在「維穩」喧囂中看不到任何改革的跡象。真是可悲!可嘆!

現在台灣不但可以直選市長,還可以直選總統。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開始推行一套選舉制度,鼓勵民眾參選。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非黨人士通過選舉當上了台灣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市長。台灣和大陸在選舉上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關鍵是當權者的理念和追求。如果當權者要建立民主、法制、憲政的社會,當然要從推行直選開始,制定出直選日程表。如果當權者只追求少數人的權勢、既得利益,他們就會把直選看做不穩定因素,是洪水猛獸。

有人說大陸民眾素質低下,不能直選——假設這一自輕自賤的卑賤心理真的成立,那麼請問,素質為什麼低?難道素質不是在參与中提高的嗎?誰都知道小孩子學走路要從爬行、跌跤開始,如果讓孩子整天跪著、躺著,他能學會走路嗎?大陸的領導者應多向台灣、向民主國家學習,不要把「民眾素質差」當做借口,逆歷史潮流而行。

很多人在討論台灣民主化的時候都談到了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蔣經國開放黨禁、報禁,其二是反對派的抗爭。現在看來,六十年前國民黨政府就推行基層直選、開始建立選舉制度,這也是功不可沒的。


馬英九在選舉中(網絡圖片)


民進黨蔡英文在競選(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