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忙大選 台灣應尋戰略位置

【新唐人2012年3月7日訊】(中央社記者李建緯台北7日電)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舉行美國總統大選座談會,討論美國總統選舉制度、歷史以及這次大選對台灣的影響。前立委雷倩認為,無論結果為何,台灣應找出最佳戰略位置。

美國共和黨總統初選6日在10個州舉行,被形容為「超級星期二」,將決定前麻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是否能延續連勝氣勢,重創對手桑托榮(Rick Santorum)。

這場在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的座談會,邀請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吳重禮、政大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執行長劉復國、以及前立法委員雷倩與學生進行2小時的座談,由AIT政治組副組長白丹利(Dan Biers)引言。

劉復國表示,目前開票結果看起來應該會由羅姆尼勝出,但是否能擊敗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仍是未知數;能確定的是,即使共和黨取得大位,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政策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劉復國說,雖然初選階段共和黨候選人對中國嚴厲批評,並提出激進、令人驚訝的外交政策,但是經過漫長的初選過程後,依舊會「務實地慢慢向中間靠攏」。

他分析,美國的政策延續性比較明顯,因此不管是歐巴馬連任或是新總統上臺,都會持續關注東亞經貿關係,面對強大的中國以及全球金融危機。

吳重禮則認為,以目前狀況來看,美國總統大選大勢底定,「共和黨沒有甚麼機會贏」。

他表示,共和黨屬於保守派,對中國採取相對嚴厲的政策態度,羅姆尼的意識形態與其他同黨候選人相較之下並沒有非常保守,導致許多共和黨黨員並不喜歡他。吳重禮並指出,共和黨8月選出的總統候選人不容易在11月6日大選前就中國政策做大幅度調整,以符合多數美國人民的意見。

雷倩指出,不論美國大選結果為何,近幾年崛起的中國以及剛結束總統大選的俄羅斯很可能讓國際局勢從美國的單一強權再度回到多邊強權,台灣在這個大三角之間一定要為人民獲得最大利益,並找到對台灣最好的戰略位置。

她說,無論處理美牛、與美進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或是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等議題上,台灣必須持續且明確地找到自我定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