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銅像變20萬 陸記者揭鑑定造假反挨告

【新唐人2011年10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多年來,假文物在大陸大量上市,假銅像變20萬。由於文物鑑定的作弊,使文物市場更加混亂。近日,上海《東方早報》兩名記者,因揭發杭州文物鑑定公司,只要付錢就為假文物出「真品」鑑定書,被該公司起訴「侵犯名譽權」,並索償30萬元(下同:人民幣)。為記者辯護的律師則表示,採寫報道是記者履行職務行為,提告是對其個人的恐嚇與報復。

百元銅像鑑定20萬元

香港《明報》報導,上海《《東方早報》記者葛熔金,7月接到報料,在杭州的「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杭州科學檢測實驗室」,只要給錢,假文物也可鑑定為真。

他和實習生張劉濤在杭州收藏品市場買了6件500元以下的仿製品,交該實驗室鑑定。開設實驗室的中國收藏家協會陶瓷收藏委員會委員餘紹尹只是對其中一件「汝詿」有異議,其他5件均認是「真品」,並稱可用儀器鑑定,若是假的不收費,真的則要支付每件800元檢測費。

葛、張選了「西晉越詿渣斗」、「宋青銅觀音像」做儀器鑑定,30分鐘後「儀器」認為其成分「與西晉越詿瓷器釉面成分資料符合」、「與宋代青銅器金屬成分符合」,餘紹尹對兩件「文物」估價分別為2萬元和20萬元。葛熔金交了1600元「檢測費」,得到落款是「杭州利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發票。

曝光後遭監測方起訴 要求索賠30萬

葛熔金再將兩件仿製品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海明鑑定,被當場判定為頸品。葛、張以此發表題為《花800元假文物被「專家」鑑定為真》的報道,後續報道《中國收藏家協會不認「杭州實驗室」》中指出,「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杭州科學檢測實驗室」只是花錢買來的名稱。

但餘紹尹卻表示,根本無記者找過他,就以名譽權受侵犯為由起訴,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在《東方早報》顯著位置及轉載網站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30萬元。

案件在杭州開庭

案件22號在杭州開庭,辯護律師指出,採訪和報道是職務行為,原告應告報社而不應是記者。況且報導內容真實,沒有捏造歪曲。原告律師則表示,原告作出的只是檢測報告,並非文物真假的鑑定結論,而且與職務相關的訴訟中,個人和機構都可作被告。法官宣布擇日再審。

文物鑑定局面混亂

大陸《畫廊網》報導,文物鑑定的混亂局面引起了文物界專家學者的擔憂。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會長、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譚德睿表示,在有些人學識不足卻以專家自居,甚至跨專業越俎代庖。一些所謂鑑定機構也隨意開具證書,從中牟利。

浙江大學文物與鑑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博系碩士生導師周少華表示,現在利用科學儀器行欺騙之術近幾年時有耳聞,這既敗壞了科學技術之良好名聲,又給鑑定界增添了混亂。這種混亂局面的根源是長期以來這一行業無法可依。

假畫假證書 一條龍生產

另據《明報》報導,在大陸鑑定機構良莠不齊,其中原因是由於書畫、文物收藏者愈來愈多。在北京有專門仿製假書畫的「生產線」,將價值150元的假畫炒高至上萬元,連著名的收藏機構「榮寶齋」都被「山寨」。

大陸官方喉舌《中央電視台》曾報導,山東濟寧的王先生不久前在北京琉璃廠一畫廊買了兩幅畫《閒情圖》和《天山之舞》,署名分別是當代畫家史國良、馬海方的作品,市值70萬元,王先生只花了1萬元買得,以為撿了大便宜。因兩幅畫都有「榮寶齋」的證書和畫冊,他深信不疑。 「榮寶齋」是有300多年歷史的北京畫廊,在業內享有盛譽。

「榮寶軒畫廊」銷售人員表示,他們的「榮寶齋」證書是「內部搞的」,每本220元;但500米外的「榮寶齋」指,他們根本未提供過這種證書。 「榮寶軒」銷售人員這才承認,畫作都是用名作照片臨摹,批發價150元一幅,但可賣到數千至上萬元。

畫家馬海方自己看過,發現完全是假的。他今年上半年就看過假冒他的假畫逾100幅,「看到真畫和假畫的比例,假畫大概有90%左右。」而史國良也表示,至少看過20幅假冒他的畫,還附有證書。

中國國家畫院前副院長趙榆批評,文物部門監察不力,令造假者、售假者有恃無恐,實屬失職。

相關文章
評論